熱門:

2019年4月23日

譚新強 中環看世界

一個多災多難的受難和復活節

世界上很多人,即使非教徒,都喜歡慶祝聖誕節。但其實對虔誠的天主(原來是利瑪竇翻譯的)和基督教徒來說,復活節才是最重要和神聖的,代表耶穌為世人受難和贖罪,並給予重生的機會。

剛過去的受難和復活節,非常貼題,的確充滿天災和人禍。即使在香港,一場紅色暴雨已奪走數條人命,亦有多宗嚴重交通意外。

聖母院重建 可考慮新設計

復活節之前一整周,災難頻頻。首先上周一,世界聞名的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Cathedral)發生大火,超過800年歷史的教堂嚴重受損,幸而無人死亡。LVMH和Gucci等大企業的老闆,馬上慷慨解囊,很快已募得10億歐羅用來重修。法國總統馬克龍承諾5年內完成。

這次重修必引起一番宗教、道德、意識形態,以至藝術的熱烈爭議。很多人支持盡量按原有風格重修屋頂和尖塔,甚至再動用大量橡木,但現在已不容易找來大批木材,況且亦未必符合現代建築和消防條例,所以不少人認為即使按原來風格重建,也應改用鋼鐵和水泥為主要建材。

風格上,有不少人,尤其對天主教廷非常不滿的無神論者,認為聖母院是代表全法國的象徵,加上天主教人員,在全球屢犯虐童和其他罪行,所以不應在重建一事有話語權。他們支持在重修中採用現代風格,更應舉行公開設計賽。這必引起自30多年前,法國前總統François Mitterand在羅浮宮擴建中,選擇貝聿銘玻璃金字塔設計以來的建築界最大風波。

我並非教徒,亦不對教廷作評論,純粹從藝術設計考慮點出發,我支持採用一個全新設計,賦予聖母院新的生氣和時代感!如聖母院般的中世紀大教堂,建築需時數百年,必定包涵不同年代的設計,例如Gothic、Renaissance、Baroque、Neo-Classical等等。被燒毁的屋頂和尖塔,主要都是19世紀重修時才興建的,與13世紀的「原裝」設計已有很大出入。

過去半年,每個周末,巴黎街頭都出現「黃背心」(gilets jaunes)示威,最初要求減汽油稅,後來演變成各種社會訴求。本來近日已有平息跡象,但大火後,眼見富人爭相捐獻,政府亦馬上撥款重修,反而催谷民粹主義再次上揚。

遊行標語說出他們心聲︰「現在大家只關心雨果(Victor Hugo)名著《鐘樓駝俠》(Le Bossu de Notre Dame)內描述的聖母院,但社會更需要關注他另一名著《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內所描述,低下階層的生活苦況!」幸而大火起因似乎是維修工程所導致的電線短路,而非伊斯蘭恐怖襲擊,要不然必將引發更大規模的宗教和種族暴亂。

脫歐膠着 北愛局勢堪關注

年輕的馬克龍總統,在2017年當選時,民望非常高,支持率高達60%,寄望他能推動各樣改革,恢復經濟動力,但又要同時保障就業和福利。結果兩邊不討好,無法通過很多改革方案。現在民望已跌至只29%,但仍比上屆總統奧朗德卸任前的19%稍佳。本來上周打算公布一系列的新減稅和刺激經濟方案,但因聖母院大火而推遲。到了上周三,有人帶汽油罐和打火機進入紐約市的St. Patrick座堂,懷疑準備縱火,幸而及時被阻止。到了周四,北愛爾蘭城市Londonderry發生暴動,反對21年前簽署的「Good Friday」和平協議,和紀念愛爾蘭103年前,開啟獨立運動的「Easter Rising」(復活節起義)。

騷亂中,一名年輕女記者Lyra McKee被流彈擊中身亡,兩名青少年被捕,懷疑是New IRA(新愛爾蘭軍)成員。早前我已指出過,脫歐亂局可能激發出新一代的北愛恐怖襲擊,不幸言中。過去數月,已發生過汽車炸彈和炸彈郵件等事件,當時尚未有傷亡,不幸現在已升級至殺人案件。

在2016年的脫歐公投中,近56%的北愛人民,62%的蘇格蘭人投票支持留歐。所以即使文翠珊政府最後成功通過某個脫歐方案,可能總比「No Deal Brexit」稍為好一些,但「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必將面臨自1707年結盟以來最嚴重的解體威脅。

很多人對歐盟前景悲觀,認為隨時解體,但我不認同。其實歐盟是一個具創意和彈性的嶄新政治架構,過去70多年,成功防止歐洲再出現大戰,此乃建立歐盟的最主要目的。在此之前,20年內出現兩次大戰,19世紀,歐洲亦發生過無數次塗炭生靈的大小戰爭。歐洲各國,即使到了今天,歷史、文化、語言,以至經濟發展的差距仍甚大,仍未適合美國式的統一聯邦政府。現在機制仍有漏洞,主要問題是太過官僚化。除此,貨幣統一,但財政未能統一,導致南歐西班牙、希臘等國競爭力不足,但又不能貶值,被迫長期(間接)向德國借貸度日。所以有人形容現代德國,利用歐羅和高級出口貨如平治和寶馬,成功用和平手段征服整個歐洲,達到連希特拉以坦克都未能達到的目的。

晦氣話是這樣說,但到了關鍵時刻,希臘,甚至民粹推選出來的新意大利政府,還不是仍然選擇留歐。多個東歐國家仍在排隊加入。多個有獨立傾向的地區,如蘇格蘭、巴斯克和加泰羅尼亞等,更正因有歐盟這個「安全網」,才大膽多番爭取獨立,脫離原有的主權國。

只有英國,既有島國的孤立傾向,又有點「復辟」大英帝國「Rule Britannia」的癡人空想,加上以為跟美國有共同語言,而產生錯覺,即使脫歐都仍有「大佬照住」,才發生脫歐的悲劇加鬧劇。醜陋的事實是荷里活或許喜用帶英國口音的演員來扮演Game of Thrones等古裝片人,以及Mission Impossible等間諜片中歹角,但整體來說,美國人從總統特朗普至華爾街,尤其普通人,根本對脫歐毫不在意,更莫講要拿真金白銀來拯救它。與其寄望美國,不如考慮如何改善中英關係(買華為?),實際一點,當然中國不會亦沒有能力「打救」英國。

如今,英國和文翠珊政府的處境的確非常尷尬和困難。雖然脫歐死線已再三推遲至今年10月底,但仍沒有保證能及時通過一個所謂合理和對英國有利的脫歐方案,因為可能根本任何脫歐方式都必嚴重傷害英國長遠利益。不少人幻想可叫停脫歐,再次公投,希望改變決定,但「可惜」國會亦不夠票通過二次公投方案。我不是憲法專家,但我認為此舉於理不合,甚至違法,即使勉強合法,也是個極壞先例。

英國其實是沒有正式憲法的,奉行普通法,一切都倚靠前人案例。如代表最高民意的公投結果都可以被漠視,隨便推倒重來,那麼即使再舉行多一次,結果變為留歐,為何第二次公投就擁有更高的法律地位,就必須付之行動呢?仍支持脫歐者,又可否要求進行第三次公投,以三盤兩勝制來定輸贏?在法理上,我認為即使英國想再度舉行針對歐盟的公投,也應該先執行上次決定下來的脫歐,然後才舉行應否再次申請加入歐盟的另一次公投。此舉當然勞民傷財,歐盟也非「無掩雞籠」,未必這麼容易再次接納英國;即使接受,也必開出更苛刻條件,譬如要求英國放棄英鎊,以表留歐決心。最諷刺是在5月23日前,如仍未能通過脫歐方案,英國將仍須參加歐洲議會選舉。原先帶頭鼓吹脫歐運動的Nigel Farage是個偽君子,自1999年起已是一位拿歐盟俸祿的MEP(歐議會議員),現任老婆更是德國人,估計將繼續下屆參選!

香港人對英國有情意結,認識極多朋友在倫敦買樓,小則買層給子女上大學用,大則買數億英鎊的商業物業。他們似乎不信脫歐對英國真的有不良影響,仍堅持即使價錢下跌,更是絕佳入市良機。但其實所有銀行已開始執行撤退行動,不少崗位已轉到巴黎和法蘭克福等地,即使最後英國留歐,也未必會遷回倫敦。事實是整體倫敦房價已從2015年高位下跌約10%至15%,且未把滙率計算在內,加起來即已跌近30%,或接近負資產水平(看按揭成數和貨幣而定)。跌勢似乎仍未停止,最近見到《金融時報》報道,倫敦南區Clapham房屋有價無市,如要賣出,一般需減價約8.5%。我跟某香港大集團高層稔熟,此集團是在英國的最大投資者之一。他們對英國法治制度充滿信心,對保護投資者權益非常有效。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Return OF Capital」,未必是「Return on Capital」,英國投資前景只可說是被迫睇好。

其實全球各大城市,倫敦率先下跌,其他很多已陸續跟隨,包括紐約、溫哥華、多倫多、新加坡、悉尼和墨爾本等,都正在調整中。即使國內的北京和上海二手房價,實際上已跌超過10%。例外者包括有大灣區概念的香港和深圳,和硅谷旁邊的舊金山,抗跌能力都很強。

到了復活節正日,傳來斯里蘭卡多處地方發生炸彈襲擊的噩耗,恐襲目標主要為天主教堂和主要招待外賓的高級酒店。死亡人數近300,傷者人數更多,是10年前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暴力事件。暫時仍未有任何組織承認責任,但據說多宗爆炸乃自殺式襲擊,已被當局定性為極端宗教恐襲,亦即未必是Tamil Tigers準備重啟內戰,算否不幸中之大幸?

最令人唏噓的是猶太教、伊斯蘭的什葉派、遜尼派、天主和基督教等,都本來同出一脈,但他們之間的仇怨,不止沒有隨着時間沖淡,反而日益加深。暴力事件也不是單向的,早前在紐西蘭的兩間清真寺,就曾發生大屠殺。伊斯蘭和印度教之間也有嫌隙,早前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恐襲,之後印度派空軍,深入巴基斯坦領空進行報復行動,兩個核武大國之間局勢一度緊張。幸衝突沒有升級,反而對總理莫廸重選工程有很大幫助。

今年復活節期間,只見很多人受難,未見有人懺悔和贖罪。為所有人祈禱,阿門!

(英文版本由EJ Insight翻譯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