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6日
筆者十多年前初涉金融界時,被傳統資產管理教要分散風險,但之後十年所見的結果卻是慘不忍睹,為分散而分散的組合在旺市未必跑贏大市,淡市卻跟足下跌,浮沉市更是慘不忍睹。例如2012年時「炒」中國基金,筆者準確命中全年兩次恒指浪的底位入並在高位放,但全年卻只是微賺。
因為當時用七成股票及三成債券作利好時的部署,並以三成股票及七成債券作淡市部署,結果跌市時債券也跟着跌,升市時那三成債券基金又跟不上大市回報,加上基金本身已經分散投資,結果炒來炒去也不見得跑贏大市太多,同時又要顧債券基金的走勢而分散精神,來來去去又是擔心,從此不再用任何債券基金作防守性投資。
高質決策長遠跑贏大市
我們經常以為自己能夠多工處理事情,其實人的意識一次只能處理一件事,正如你不能同時左手寫中文及右手寫英文一樣,但在節奏急速的社會,最缺乏的資源便是時間,我們總是忍不住急速解決問題,養成速食性格及膚淺思維,生活或許過得到,但投資是最忌不夠深入,炒賣或許還可以,前提是你不去同時炒期指、期權及股票那麼多操作。
筆者不是叫你不要分散投資,而是每次下投資決定時不可同時買入多種投資或多隻股票,每次只解決一個問題,把精力集中到一個高質的決策,而質素的高低建基於你的個人要求及相關投資或投機的複雜性,投資股票要準而不急,炒期指要快及中高質。
你在合理時間內進行「比別人高質素的決定」, 若你不是最黑仔,長遠必定會跑贏大市。不分心第一步是要提升自己的要求,第二步是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現在只是聽聽別人介紹便出手投資一隻股票,那你應快快改為自己去看看該股票的盈利表現是否穩定,公司的產品聽上去有沒有人買,再與同行比較,以及看看銷售渠道……即是若你成為這間公司的老闆,該公司滿足了你多少要求,經年累月後你便慢慢地學會成為一個老闆或投資人了。
有了要求你便會花更多時間來潛得更深,而不是一味分散在無數垃圾股身上,並以這方法慢慢建立你的心水股名單,專心投資於能做的生意上。
我們可以分散投資但不分心,一次分析只決定買一樣,不要一次過買幾隻股票或基金,你可以每星期買一隻,或是每月買一隻, 如果你是要下一年的決定,花一到兩天去分析一定不過分,如果是一個月的決定,最少花3至6小時去分析才較足夠。
可是股票有2000多隻,有時自己的心水股票又不生性,要不買入其他股票相當難。這方面筆者絕對認同,解決方法是分開處理,探索新投資與選擇投資現有心水股要分開處理。
貪心隨時令人賺變蝕
例如,筆者開市時盡量不會看心水股以外的股票,盡力不開電視或媒體,只分析手上的心水股是否有買入或賣出時機,決定時機與決定目標分開處理。除非手上的心水股出現問題,例如盈利大跌,更換管理層或行業有異動,否則盡力專注「現有業務」,若有需要替換心水股,就等到收市或不做交易的時候才開始分析新一批股票,一個月只做一到兩次,專注時機分析與專注目標分析要分開處理。
不開市便不要想,不亂開手機,減少精神損耗,不作會擔心的長線投資,不持有會懷疑的股票,專心於信得過的投資,專心於找尋合適時機,專注留意市場有沒有大結構性變化。
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有信念及目標才能專注,賺錢是人人都想要的目標,但賺多少才足夠必須事前決定,否則你會被大市走勢所動搖,或受其他假機會所吸引,賺了15%見牛市又想再賺30%,或是本來有10%的高準確機會去執,但又被那些20%的低準確度假機會所誘惑,貪心會影響你本來定好的投資策略,隨時賺變蝕,所以你必須找出你絕不會被動搖的投資理念及策略,並朝住目標去專注執行。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小盤股投資難處 |
上一篇: | 聯儲局放鴿 新興市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