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3月14日

區玉輝 商管啟示

創業加速器與生態圈互動

創業活動在香港愈來愈活躍,創業生態圈逐漸形成。一般提到的生態圈,包括政府及投資者等,都為人們所熟悉。隨着生態圈的成形,涉及的成員亦逐漸豐富起來,以往沒有參與的亦開始出現,甚至會取代之前成員的功能。生態圈亦會因為新成員的出現而持續地演化,也是共生成長的一個現象。

加速器其實是一些幫助新創企業的組織,通過訓練及連接生態圈支援企業加速發展。因為新創企業所在的環境一般都是快速改變、較不穩定及風險較大,且公司創辦人都缺乏經驗、資源不多、人脈亦不足,極之需要有經驗的組織提供幫助。加速器一般由夥伴支援,從兩星期到數個月不等,很少會多於六個月,計劃往往包括教育訓練及導師資詢,完成時都會有一個對投資者等公眾開放的演示日作終結,良好計劃會在畢業後繼續支援已加入的企業。

造就全球知名網企

雖然在香港還未有相關的研究,但美國資料顯示,2015年獲得A輪投資的新創,有三分之一都是受加速器培訓過的,加速器提供的導師支援亦非常重要。隨着加速器獲得成功,進入出名的加速器已經變成不少新創爭取的目標,能夠進入有名聲的加速器並得到賞識,身價可提升十倍。

美國的Y Combinator是公認的第一間加速器,創立於2005年,招募有潛質的創業家,並提供10萬美元投資加入的新創;因緣際會下,造就了很多世界知名的科網企業,例如Dropbox、Airb&b、Evenbrite等,號稱培育了的企業創造1000億美元的市場估值;開創了全新的商業模式去培育新創企業,刺激後來者加入,如Tech Stars及500 Startups等。

歐洲方面,亦有眾多加速器遍布如柏林、倫敦等大城市。就以英國為例,在2016年,已經出現160多間加速器。

加速器有很多種,它們的創辦人不同(如獨立創辦者或企業),會影響到結構、運作、計劃的安排。加速器管理參與的新創企業有不同的方法,特別值得提到的有以下幾方面:第一,參與的企業需要撥出多少股份給予加速器,相反,加速器給予企業多少起始資金,承諾對出色企業投入的資金。

第二,給予企業指導的時間是集中,持續在計劃之內,集中的計劃會於起始的一兩個星期給予企業訓練、導師和客戶,設法在起始時減少走冤枉路的機會,壞處是過多資訊不容易完全接收。

第三,有多少權限由參與的企業選擇導師,抑或由加速器指派,甚至由導師選擇。前者傾向按不同企業需要進行,應該較為有效,但需要大量資源配合。最後,不同的加速器亦會容許企業間互相學習,對新創來說,互動會加速成長,但亦會引來抄襲風險。

一般加速器亦演化成不同的設計,針對生態圈或某些科技行業所需。雖然YC等早期的加速器似乎有點落伍,未有抓到近年最成功的新創,但Seed Accelerator Rankings Project就把YC、AngelPad及Start X捧為美國最成功的加速器。

香港方面,創業是比較新的事物,自從中大及谷歌在2012年舉辦一個名為EYE的計劃後,亦有愈來愈多的加速器出現。坊間開始有報道,指出加速器的異同,下表列出了幾個例子,讓讀者參考。

本港現時有公營、獨立、企業、非牟利機構開辦的加速器,數量暫時不能和歐美比較,但性質、行業已經開始多元化,效能及組織如何需要進一步觀察。篇幅所限,下文再續談香港近年愈來愈多的創業加速器,並探討這些加速器的異同,引伸到它們對未來創業生態圈發展的重要性。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主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