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2日
一條修訂《逃犯條例》,提出可把逃犯引渡中國,和大陸有千絲萬縷關係的商家富豪,自然腳震誤墮法網而大力反對。
事實上,香港回歸超過20年,有關引渡一直未能成事,當然是有其原因,最明顯不過的當然是兩地法制根本完全不同,香港是根據國際人權公約標準,但大陸不是!
如今特區政府卻借一宗港人在台灣涉嫌謀殺一名香港女子案件,而提出修訂引渡方案,除了台灣外,並納入中國在內,然後順水推舟,把整個波仔拋給台灣,甚至對不起,容我說得難聽一點,政府是借不幸死者過橋,以達政治目的。
不幸悲劇發生多時,台灣在過去一年,一直就這宗個別案件提出引渡要求,但台灣強調只屬一次性安排,並且提交了很多資料,唯引述涂謹申在台灣方面會見相關台灣代表後,台方指「一年來特區政府沒有理會他們的要求」。
我在想,以現屆政府精於利用或善打「程序波」的思維,這的確是一個可以順水推舟的大好機會,因為這宗謀殺案的確是令人髮指,大家都希望查出真相,還死者公道。然而,經常喜歡說出「個別例子、特殊案件,可以特事特辦」的政府,今次卻選擇捨易取難,沒有考慮究竟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協助台灣調查,或採用一次性引渡的特殊方案來處理此案,偏偏借此機會,希望把20年來無法解決的問題,一次過解決,甚至將引渡涵蓋罪行伸延至46項之多。
面對平時聽聽話話的商界,如今群情洶湧,《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也要出來撲火,但卻竟然說:「(修例)不是應中央政府要求,而是台灣提出。」台灣在如此情況下,真可謂無辜地吞了一隻大死貓。台灣陸委會立即駁斥「這完全是一派胡言,無中生有,混淆視聽。」
憂外資信心動搖
對於這一引渡條例的修訂,擔憂的又豈止香港商家富豪或中國政府眼中的「尋釁滋事」分子,就連美國商會也就修例向保安局提交意見書,表示「極之保留」,並指出修例對香港作為亞洲國際城市,以及國際商業中心會帶來明顯的影響。
其實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對於香港被規劃成為大灣區內的一個小城市,大家已經憂慮究竟未來如何處理兩地完全不同的法制及稅制,香港過去予人信心的一套法制,會否被大陸一套日漸同化?如今再來一招引渡條例,我們仍可如何建立外商在港的營商信心?
美國國會將於本月再度檢視《香港關係法》,單一的引渡修例不一定會令美國政府取消《香港關係法》,但當回顧過去幾年在香港接二連三所發生的荒謬事件時,難免令到很多外商感到憂慮,究竟香港是否還有「一國兩制」?香港是否仍是一個適合環境令外商投以信心,放膽做生意?
面對外商憂慮,政府或保皇黨應該是設法說服外商,重建信心,只是,已經被豬隊友操控的社會,卻會有一些建制議員想出用「打小人」的方法去「打」外國使節,究竟香港還憑什麼叫外資投下信心一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保利協鑫估值可望谷底回升 |
上一篇: | 央行唱淡經濟 歐羅1.1187美元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