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7日
「辱華」這個詞彙是近年經常出現在新聞媒體的名詞,坦白說,林日彥也是一個華人,固然不希望受到任何種族歧視或侮辱的對待。然後我又會想,摒棄歧視及侮辱的心態,其實應該是放諸四海,並非只着眼於個別民族或膚色。
寫這篇文章,我是特別小心每個用字,因為社會對於歧視或侮辱,相當敏感。事實上,亦因為每個人或每個民族所經歷的不同歷史,大家對於一些事情可能會十分敏感,又或者因為文化差異,大家對事情的看法極端迥異,這是可以理解的。
美醜主觀 誰才是辱華
不過,近年社會上經常動不動就出現一些所謂「辱華」風波,細看每件事件,有時我會想究竟是否真正「辱華」?還是反對者自己的心理過敏?甚至因為自卑心理而對號入座,造成一種心理反射?其實這是心理學上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Defense Mechanism),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可能每個人都會有,而其中一種最常見的心理現象,是因為自卑而變成自大,藉以保護自己。
最近有一宗有關「辱華」的新聞,看罷我的腦海立即浮現出Defense Mechanism這個名詞。
話說國際時裝雜誌《Vogue》因為發布了一張中國模特兒高其蓁細眼、塌鼻的照片,而引來大陸網民的猛烈批評。看着這些簡體字的留言內容:「真是醜啊,醜化亞裔,嘔心」、「這並不符合中國大眾的審美,看了只會讓人難受」、「歧視中國沒有美女麼」、「臥槽尼瑪的種族歧視」。
看完這些批評《Vogue》所謂「辱華」的留言內容,我內心第一句疑問是:「究竟誰是真正辱華者?」我一直疑問,所謂的美麗,是不是一定要眼大、鼻高、面尖、身高5呎10吋、身材36、24、26?是不是每個女孩子都要像倒模般的范冰冰面孔及身材才可叫做美麗?
坦白說,林日彥絕對沒有上述條件,所以絕對不是世俗眼光中的所謂美女。但難道這個世界上,就只能用一種外表去判斷一個人的美麗與否嗎?曾幾何時,我是多麼討厭因為社會上對女孩美醜的定義,於是令一些女孩子拚了命去整容及減肥,結果新聞也曾報道一些失敗個案,例如整容失敗而毀容、過度減肥而患上厭食症,甚至打瘦面針打到賠上生命的也大有人在。
內心堅強更勝外在貼金
為何社會仍然要活在這種所謂美醜的主觀定義上?在我眼中,80歲的人仍然可以美麗動人、肥胖的人也可以穿上漂亮的裙子。
這張照片究竟是否「辱華」?還是反對者仍然甘於讓自己活在一種枷鎖之下?大家可以自行判斷。不過,我常常在想,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及民族,其實內心堅強比任何外在貼金,來得更加重要,或許這亦解釋了為何今天中國已經在全世界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但何以仍然會經常出現形形色色的所謂「辱華」事件!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騰訊低位儲Call 內險股有支持 |
上一篇: | 花盡心思亂投機 何不趁勢免閉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