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
細觀多位老友生活,做一個「快樂而長壽」的老頭也是要修煉,心態要擺正,能「順其自然」確也不易,首先身體狀態要維持,基本上四點:「頭腦清醒,兩便𣈱通,三高歸正,心腺不大。」
最後一點是指心肝脾和前列腺,這四點正常,健康無礙,繼續前進,充分享受人生。什麼年齡幹什麼事,我們都經歷過「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成熟階段,人生有了自信,何以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三階段反而做不到者居多,五十後不能不怨天尤命,聽不得不順之言,行為不踰矩呢?錢穆解釋是「孔子聖學日躋,愈前愈遠,吾人所不可企及」,做不到也是正常的,但最少老來不再為稻粱謀,不求名利,擇善而行,不應太難,安排做自己願意的事,不見不想見的人,不說不想說的話,不難也。
「子孫謀」關最難過
老人最難過一關是為「子孫謀」,過不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一關,單是排隊湊孫,過於自苦,弄到周身傷,何苦也。瀟灑二字要思量,養老只能靠自己,要有充分心理準備,生活自理要在五十就養成,明白「世態炎涼」,老人年輕時當權,最怕退休無人理,不明白「人走茶涼」是常態,「心有境界行必正,腹有詩書氣自華」,老年行為最好是積德和讀書,老人不怕死只怕不得好死,「飲和食德,至死不渝」,才是最高境界。
筆者佩服的老頭們都能達到這境界「壽終正寢」,是中國古人死前最高境界,老朋友來告別,公認「過了美好的一生」,才是最高評價。不是嗎?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預算案穩中求進 接軌大灣區發展 |
上一篇: | 「明日大嶼」交椅洲填海建屋值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