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6日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經分析市場情況及考慮不同持份者意見後,決定現階段維持「限奶令」。對於維持限奶令,我相信可能除了藥房老闆及奶粉生產商有微言外,一眾港媽及港B,定會拍爛手掌,舉腳贊成。之所以出現這條「限奶令」,人人皆知背後原因,因為大陸出現黑心奶粉,內地人紛紛湧來香港搶奶粉。其實回歸廿年,內地人來港搶奪的資源又豈止奶粉?!看看樓市,不用多說。
特區政府經常說,內地資金來港炒樓的情況並不嚴重,但事實是,單單一個中聯辦已經可以億億聲地「掃港樓」!
有傳媒報道,中聯辦月前以公司名義及「一約多伙」的方式,斥資近2.5億元狂掃一個觀塘新盤共20個單位,成為政府自2017年4月實施15%雙倍印花稅打擊「一約多伙」後,最大宗的「一約多伙」掃貨例子。不過,原來根據《印花稅條例》,中央人民政府、政府及公職人員法團等,均可獲豁免印花稅,即是說,儘管今次中聯辦是以「一約多伙」的形式狂掃20個單位,但卻可以豁免15%買家印花稅(BSD)及15%雙倍印花稅(DSD),合共慳了超過7400萬元。果然是官字兩個口。
不應只在限奶令堅持到底
當然,這也不是中聯辦首次在港掃物業的例子,根據傳媒翻查資料,連同今次一次過掃入的20個單位,中聯辦自2014年12月以來,在香港已合共購入超過100個住宅物業,涉及資金約10億元。這是傳媒翻查來自同一間公司的數據所得資料,究竟中聯辦在香港還成立了多少間類似公司在港掃物業?這還有待傳媒繼續發掘。
中聯辦不需要告訴大家為何他們要掃入這麼多單位,究竟是用作員工宿舍,還是有其他考慮?大家無法得知。只是在中聯辦大掃香港物業時,大家會訝異,原來他們是獲豁免印花稅的!而且在大陸水喉源源不絕的情況下,絕對是想掃多少物業就掃多少,毋須考慮。另外,大家會問,由開通港珠澳大橋,到西九高鐵,政府不是天天說要建立什麼一小時生活圈嗎?當特區政府天天鼓勵港人北上生活的時候,為何中聯辦不考慮身體力行,在深圳或珠三角一帶置業安置員工,而非得要在香港搶高物業價格?大家心照不宣!
一間中聯辦已經可以如此在港狂掃物業,想一想,過去十幾年,中資企業在港開設辦公室的情況如雨後春筍,他們都會以公司名義在港大量掃物業作投資或員工宿舍。坦白說,不是歧視中資企業,因為很多外資企業,同樣在港設立辦公室,也會順帶購入香港物業。
不過,這些手握大量資金的人士及公司卻紛紛以公司名義來進行買賣而避過雙倍印花稅,這對一眾奉公守法的香港普通市民而言,公平嗎?
特區政府在採取「限奶令」一事上堅持到底,值得表揚。但如果在其他方面,如限制物業投資者囤積物業及堵塞逃稅的法律罅,相信港人會更開心。說到底,究竟政府是否願意就一些影響民生的事情堅持執法,是「不為也非不能也」,亦即是看政府是否願意去做,而不是能力辦不到的事情。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金界控股具長遠增長空間 |
上一篇: | 油價雖轉牛 受制58美元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