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9日
周末剛從印度回來,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假期。對我來說,去任何地方旅行,好不好玩,首要取決於同行的伴侶。最好就如今次,當地有好友,令旅程變得更地道。其次才是風景、文化歷史和美食元素,購物更加是末節。新加坡、台灣甚至日本(南韓麻麻哋),都無疑是旅遊勝地,但文化太相近,亦實在去得太多次,缺乏新鮮感。去印度旅行就肯定不怕缺乏新鮮感,一到埗就能感受異國風情,從機場往市中心,先必經過達拉維(Dharavi,《一百萬零一夜》實境)這個孟買最大的貧民區。看到當地居住環境,你縱對香港居住環境有百般不滿,哪怕你住劏房,也肯定會感恩。
印度確是一個較窮和落後的國家,衞生情況不太理想(今次有一天胃痛和發燒,更麻煩了好友安排醫生到酒店),空氣情況更差,世衞(WHO)的2018年城巿空氣污染排名榜的頭10名,印度竟佔其中9席(中國排名最高是第19位的保定)!幸而今次去的孟買和浦那(Pune)分別排較後的94和189,能見到藍天白雲。2月是去印度的好時間,屬旱季,日間最高溫度不到30度,入黑更加有點涼快。
十大空氣污染城市佔9席
雖然去過印度好幾次,但從未去過離開孟買175公里的浦那。這次專誠去探訪一位當地老友,從前都是他去孟買見我。浦那位處560米高地,在Mutha河畔,市內有多所著名學府,經常舉行划艇比賽,故有東方牛津之美譽。
友人邀請我們到他家晚飯,非常美味,南北印度菜式都有(友人是北方普什圖人,夫人來自南部喀拉拉邦),幾乎有衝動要求朋友介紹這位廚師來香港!友人的房子很charming,是一座有70年歷史、印度Art Deco風格的bungalow,花園很大,經常有野貓和其他小動物出沒,家裏的金毛尋回犬最開心,跟牠們追追逐逐。花園種了很多大樹,芒果樹上還住了蝙蝠和貓頭鷹。
此程最難忘的景點是Lonavala山上,有近2200年歷史的大乘佛教卡爾拉(Karla)石窟【圖】。十多年前曾參觀過敦煌石窟,壁畫令人非常震撼,也有大型佛像雕塑,但不算太精細。洞窟數量非常多,但沒有一個中央大殿。卡爾拉石窟很不同,洞窟數量不多,但有一個非常完整,由硬石山壁挖出來的神殿,外邊Veranda(陽台)的浮雕,有佛祖打坐、印度教式的神衹、大象和獅子等造型,都栩栩如生。殿內莊嚴肅穆,兩行八角形石柱,也是完石雕出來的,拱圓屋頂,且還保留原裝近2000年歷史的木材屋脊,非常難得。殿中間有一個半圓石造的舍利塔,上面再加一把石傘。本來牆上也有壁畫,但年代太久遠,已近完全褪色,有點可惜,無法與敦煌作比較。
第一眼看到內殿,已覺得有點希臘神廟的風味,甚至有點像早期天主教堂的布局。後來友人解釋亞歷山大帝曾遠征至印度北部,與當時的孔雀王朝(Maurya Empire)既有交戰亦有通商,所以印度建築風格確有受到希臘影響。孔雀王朝的最後一位帝王阿育王(Ashoka),亦正是第一位把國教改為佛教的君主,更留下大批遍布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孟加拉的石柱,上面刻上他的聖旨。
長期經濟增長終超越中國
此程除遊山玩水外,也有跟朋友傾談政商局勢,在孟買亦有跟一些投行和企業開會。政治上,最重要是5月的全國大選。半年前原以為現總理莫迪領導的人民黨(BJP)必能在選舉中大勝,再取大多數議席。不過,去年經濟放緩,失業率可能高達6.4%(缺乏準確數據,政府拖延和隱瞞),很多人都把責任賴在2016年的印度廢鈔(Demonetization)政策,以及推出商品服務稅(GST)。Demonetization突然取消500和1000盧比鈔票,藉此打擊黑市經濟,亦有政治動機,但帶來很大反效果和民怨。GST長遠應為好事,簡化稅制和有效防止逃稅,但需時習慣,現今稅率亦太高,需要逐步下降。現在看來,莫迪的BJP應能勉強再勝出,但或將失去大多數政府,將需要一些小黨來支持組成聯合政府。反對黨國大黨(YSR)亦有些少希望聯合其他黨派勝出,如成功將再續尼赫魯—甘地王朝神話,由Rahul Gandhi或他妹妹Priyanka出任總理。但他們一半屬意大利血統,據說意大利語比印地語好得多,不知人民能否接受。妹妹應較聰明和有能力,但老公出名貪腐,已被調查多年。
另一變數是上周又再發生大型恐襲,在邊境克什米爾高原地區,約40名印度士兵被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用汽車炸彈殺害。印度政府已發誓必伺機報復,估計將選擇在大選前,藉此拉票。去年也有類似襲擊,印度軍採取報復行動,成功摧毀一個恐怖分子基地,後來更拍成一部很賣座的電影。只希望報復行動不會導致印巴關係惡化,武裝衝突再升級。
經濟上,印度今年前景應該平穩至略有反彈,GDP增長7%以上,更應可持續下去,即長期增長速度終於超越中國了,據朋友說,可能人口也已超過了。過去40年,無疑中國經濟發展大幅跑贏印度,中國人均GDP是印度的4倍以上,做中國人比做印度人幸運得多。但奇怪地(或者也不奇怪),不少印度人把過去的失敗怪責在民主制度上,加上低落的教育水平,不止選民沒有足夠水平去行使投票權(賄選常見),政客亦無能力設計和執行具遠見的發展政策。
我無意評論印度的政治體制,但對比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的發展模式,我認為過去印度犯了3大政策錯誤,錯過了大好機會,但現在似有改善。
最大錯誤是錯過了依賴低端出口製造業的發展階段。從前印度非常左傾,崇拜蘇聯,迷信自給自足,過度保護勞工,由於易請難送,令企業家無意欲投資建廠。抱歉,面子是不值錢的,從東亞的成功例子看到,先替美歐消費者做30年的廉價勞工(奴隸?),是無可取替的向上游唯一法門!
本來這一條船已開出,印度極難追上。但現在中國製造成本太高,加上美國的壓力,不少廠商的供應鏈將遷離中國,是另一次巨大機會。暫時最大贏家是越南和孟加拉等國,但他們勞動力有限,仍不足以替代中國。印度每年新增勞動人口600多萬,新增崗位只有400多萬,有大量過剩勞動力,希望懂得好好利用這次機會。印度可謂最後一個高增長智能手機市場,現在已較聰明地要求三星和小米等把生產線搬到印度。印度也亟須放寬勞動法。
大量過剩勞動力可善用
第二個機會的錯失是印度本來在IT行業非常強大,TCS、Infosys和Wipro等都是業界翹楚,是IBM和Accenture等最大競爭對手。印度的精英大學如IIT(足可媲美MIT)和IIM等,更可說是矽谷的搖藍。印度裔的出色工程師、創業家和CEO多不勝數,包括微軟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Google CEO皮采(Sundar Pichai)、美光CEO Sanjay Mehrota、Sun Microsystem共同創辦人之一兼創投界名人Vinod Khosla等。
但可能因為印度內部市場太細和保護不力,光纖和無線網絡基建不足,結果不幸地反而無法發展出任何重要和出色的互聯網公司,確實可惜。印度人大多用WhatsApp和Facebook,但沒有自己的社交平台,搜索用Google;本地電商本有Flipkart,但亦已賣給Walmart。遊戲方面更貧乏,解釋是印度年輕人不喜歡打機,開玩笑,恐是未有機會寬頻上網而已。
跟最大綜合企業Reliance開會,其擁有強大的石油化工盈利來支持新投資,主要零售和數碼化服務方面,已投入超過400億美元鋪設光纖和無線網絡,用戶人數已急升至3億,估計一年內可增至4億至5億,成為印度第一位。
除提供電訊和各種App服務外,他們的Jio手機銷量也在急速上升。請留意一點,Jio的網路系統採用三星器材,而非華為、Nokia或Ericsson。我認為,Reliance有機會成為印度的三星加軟銀加亞馬遜的混合體。
印度最嚴重落後的一直是基建。從孟買到東岸的清奈(Chennai),運貨需時9日,誇張嗎?除缺乏高速公路外,亦有州與州之間的關卡問題。不過,政府終於看重基建投資,數年前建了孟買新機場,當地現在又再興建另一個新機場,並正在開闢11條地鐵線。政府更計劃興建由孟買往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的第一條高鐵線!但請再留意,印度決定選用日本技術和接受日本銀行提供的資金。明顯印度對中國有一定戒心,因覺得鄰國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等都傾向中國,彷彿被包圍起來。軍事上莫迪逐漸靠攏美國,但外交上也企圖跟中國保持良好關係,所以經常出訪中國。
日常生活問題反是投資機會
從前已指出過,印度股市的長期表現,無論5、10或甚至15年,都冠絕全球,因為有不少認真、專注為賺錢而努力的企業。即使扣除貨幣貶值,以美元計算,印度股市表現仍遠勝中國(應深入反省原因和考慮未來會否有改善,可能有,可能冇),幾可媲美美股。隨着印度發展加速,我對未來投資印度的長期回報更加樂觀。
請各位千萬不要被歧視眼光搞亂投資思維,我只有興趣投資印度賺錢,和偶爾去旅遊,並非要搬去居住。污染、衞生和基建落後等有待改善的日常生活問題,與我身為投資者無關(是理性不是冷血),可能反成為機會。
中環資產持有三星、Micron、Amazon及Microsoft的財務權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Uber野心牛 燒錢未到頭 |
上一篇: | 新興市場受惠美元轉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