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2月9日

阿米 有米落鑊

博信貸環境鬆 小注投機內房

豬年第一個交易日,港股紅盤要低收,不過受到歐美兩市拖累,尾段仍見反彈,看來市底並不算差,始終要集合估值反彈、弱美元及貿易停戰憧憬三大因素,才造就1月的升市,本月指數要反覆調整機會仍是較高。

回顧過去,總會發現有類似救市過程出現:先是經濟增長減慢,龍頭地區如美國開始轉弱,落後者如歐洲及日本則步入衰退,環球經濟始終是同氣連枝,本來處於加息周期的澳洲和英國,亦要縮沙轉為鴿派,眼看各國央行醞釀要重開「水喉」,但各地股市卻未見強勁升勢。

投資者對放水反應不熱烈,絕對不難理解,實在各國經濟及企業盈利均有回落跡象,再經歷去年股市全年慘跌,已令不少投資者認定今年要「捱世界」,大幅增持現金轉打防守,務求渡過經濟寒冬為先。這種心態直接反映在資金投資配置偏好上面,自從上月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轉鴿後,各類債券資產價格穩步上升,美國高息債券ETF(HYG)及投資級別債券ETF(LQD)年初至今已分別升近5%及3%,更順勢擴散到各類收息股及REITs之上。

上述的「好息」趨勢,近期再有變奏,資金轉為發掘業務穩定而負債較重的公司,背後的投資邏輯,認定環球經濟進入「寬鬆式衰退」,雖然企業盈利難有增長,但央行放水保信貸,因此企業難以出現大型信貸風險,過去因高負債而被摒棄的公司,反而引來投機吸納,博重返正常化,較明顯的例子是一眾高負債民企內房股,其中龍頭股融創(01918)及碧桂園(02007)的升勢,反映資金完全無視其信貸風險,與三數個月前,要用雙位數票息發債的艱難境況,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各位亦要了解,中國民企老闆絕不是省油的燈,股價炒上後,大多會透過發行可換股債券(CB)或直接配股,達到其減債目的,因此就算投機買入,亦只宜以股票認購期權長倉操作,假如直接買入股票長期持有,小心到頭來一場空。

筆者馮宏遠,證監會持牌人,筆者客戶持有碧桂園及其衍生工具,並可能隨時買入或沽出。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