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日
在這篇文章下筆前,腦袋虛擬了一段BBC式的紀錄片,就是有4隻初生小狗在爬樓梯,牠們體形上看似沒什麼分別,各自努力一番後,最終只有一隻爬上第四階,最差一隻仍在第一階;第二個畫面是在地面鋪上4組障礙物,剛才最有動力那隻跨了4個坎,最差的一隻只跨一個坎,四階當然是指上一篇文說過的(一)創業、(二)壯大、(三)造王、(四)傳承,四坎是什麼呢?且看下文。
最難在於跨域
數天前,探訪深圳一家擁有400名律師的律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說出一個很恐怖的數字,就是中國企業的壽命是3年,或換個說法是3年就來一個坎,這個說法對我們並不陌生,事實上現代企業,3年後就要再創業了,這亦印證我們「根本沒有新老企業,亦沒有新舊經濟」的說法。3年後你的商業模式,已經被對手抄襲個飽及爛掉了,回看筆者一開始就討厭的共享經濟︰出台還不到幾年,共享單車死得直直,共享空間入不敷支,假創業家節節退租。大家應該回到本欄20年前的說法,天天想辦法殺掉你的企業開展新業務,才是人間正道,而正道當然是滄桑的!
小狗跨坎固之然難,但企業家跨的坎更難!環顧目前中國企業,最難的坎是「跨域」,華為、中興等面對的挑戰,一般人說法是政治,但細心一想,任何企業要跨域,就得面對政治挑戰。跨域不是單單指向地域,新行業亦可以是一個跨域,你看聯想集團,由桌面筆電等走向手機,就算不惜腰間錢買下摩托羅拉,現在仍然未成氣候,就知道跨域一點都不容易,楊元慶默默苦鬥了十多年,才重新有底氣,開口說聯想快走向下一個增長期,但尚待觀望。
談「治」與「齊」坎
中國企業家的坎,順序發生的問題是「朋友」與「家庭」,此話怎講?內地企業很喜歡幾個朋友合夥,阿里巴巴即如是,但能像阿里般善始善終,十八羅漢能共患難、共安樂直至退出的企業有多少家?叫大家隨便多舉一例都不容易。敝司的上市公司爭拗調解服務收入年年高踞不下,上市公司爭拗,說穿了,大部分是商圈朋友間的談談打打,可稱為「治理」坎或「治」坎。
「治」坎過去後,下一個挑戰就是夫妻子女,有個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準清盤個案如下︰創業家少小離開鄉間老妻往大城市闖,認識了現任女友,女友以金錢及業務支持,終成大器,在香港主板掛牌。鄉間老妻突然殺出來,要分一半身家,不然清盤,幸好在清盤令發出前一刻談判成功,否則十數年努力毀於一旦。
另一個敝司個案更有趣︰一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創辦人,要求設法驅逐父親,因他引入父親當董事後,父親再引入一堆狐群狗黨股東,劣化管治結構。筆者覺得他當時未夠堅定,沒立刻幫忙;一年後他再約筆者吃飯,竟帶同他的「敵對」父親來,原來最新情況是他與父親已站在同一陣線,可惜是一同被欺負,要求筆者相救,筆者遂出手。這類夫妻父子之爭,都可視為「齊」家坎/「齊」坎。
公司身份變幻
上述所談的兩個坎,在某階段才會發生,但另一個比較特別的坎,卻會不斷地重複發生,而且每次發生時的情況都不同,這個就是「身份修改」坎。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由「私人」企業經過IPO程序,變成「公眾」上市企業。但也有些較初階的,如修改公司國籍,很多國內公司來港註冊,然後再走出去,身份上就可變成香港或外國公司。相反,國內補貼流行,公司能拿個什麼高新科技身份,就可向政府申請補助金,隨時不用擔心首年開支。企業「身份」會隨着年齡、行業及地域有變而不斷修改,例如敝司早年發明的Reits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亦是一種企業「身份」上的修改,可以稱為「修」坎。修坎一般是要面對不同的政府部門,取得批核,例如在國內直銷要取直銷牌,複雜非常;香港買殼可能需要港交所批核同步的IPO及RTO,一言以蔽之,修坎是面對不同官府,是一本難學習的無字天書。
中國老話說「修治齊平」,政府部門是「修」坎,朋友關係屬「治」坎,夫妻子女為「齊」坎,跨域拓展乃「平」天下坎,修治齊平不一定有標準次序,但平坎肯定是企業家的終極,像成吉思汗,能得天下而不能平天下,四坎之說,亦通用於政治領袖。(同系視頻廣播,逢周三下午天宏財經台播出,請訪https://youtu.be/o2TCpyOH2HY)
毋分新舊經濟/新老企業的分析法.之二
作者為MASTERMIND大承諮詢主席、教授
WeChat ID:davidkho
Facebook:Scaling Academy壯大講堂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永明金融獲《指標》雜誌頒發 「年度卓越大獎」 |
上一篇: | 公立醫院崩潰後會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