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9日
中證監易帥後,昨天A股表現是先升後跌【圖1】,下午直插到底,雖然指數收市僅微跌,但同時反映市場對A股市場信心不足,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本周有中美貿易會談進入直路、聯儲局議息及多家大型美企公布業績,市場氣氛趨於審慎亦屬合理,月初以來的股市反彈也該唞唞氣。
聯儲局本周二開展為期兩天的議息會議,周三有結果,會否一如報道所說,提早結束縮表進程,最受市場關注。同樣周三,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在華盛頓開始為期兩天的會談。磋商的基礎將是雙方先前進行的一系列細節商討,內容從中國的美國大豆進口量到中國政府給予國有企業的補貼等。
須待雙方領導人拍板
克林頓時代的美國商務部官員稱,雙方料難在本周宣布最終協議,但是兩國代表很有可能把一籃子提案交到各自元首手上。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行事作風太過難猜,一籃子方案能否得到他首肯,機率只是一半一半。
事實上,即使萊特希澤與劉鶴本周能夠達成協議,並向雙方元首通報其中細節,也要等待特朗普與國家主席習近平作出決定,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由於中美兩大談判代表一向不會對到處探聽消息的記者多作言論,市場要知悉會談結果,可能要靠會後的官方聲明作出揣摩。
上次北京會談結束後,雙方各自發表了聲明。美方證實在諸如中國進口美國產品等問題上取得了進展,但同時也表示,要想達成最終協議,其中必須包含隨時驗證及有效執行條款。中方則僅稱雙方進行了廣泛、深入、細緻的交流。
中國提出的改善方案,很可能是由人大立法保障企業不會被強制轉移技術。但是,稍為熟知國情者都知道,有法例是一回事,是否執法又是另一回事,外資企業被迫轉讓技術,到了中國法院隨時又會作出令人咋舌的判決,而即使判了外資獲勝,實際執法也有很大的「彈性」,因此談判內容將會牽涉非常多細節。
華讓步多少最關鍵
由於特朗普已多次強調3月1日前達成協議這個死線不會推遲,意味中美雙方要在這一個月內就各方面內容達成協議,時間相當緊迫。同時,達成的協議還要有驗證和執行條款,這就緊迫加緊迫,因為落實到執行細節,草擬的文字要十分嚴謹,如此短時間很難做到。
最關鍵內容,相信會是中國願意作出多少讓步,尤其涉及到體制、國企的改革,就是最大難題。此前市場對特朗普言論作出樂觀預期,股市也用大升作回應,現在去到落實的關鍵時間,也許該冷靜下來睇清睇楚。
A股日前幾乎由頭跌到尾,與一項數據有關。繼去年11月份下降1.8%後,12月份中國工業企業利潤按年下降1.9%【圖2】,總計2018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0.3%,較2017年的21%大幅放緩。
美巨企放榜 勢震盪大市
國家統計局表示,由於樣本覆蓋企業的調整,最新數據與上年不具可比性。然而,樣本企業數量減少,意味許多公司要不是已經破產結業,就是雖然保持營運但收入已跌低於覆蓋門檻。
彭博經濟研究的估計顯示,2018年國有企業利潤增長11.6%,而民營企業下降27.9%。這表明樣本調整主要涉及的是民營企業,國進民退的國策下,民企已被擠壓至難以生存,未來民企以及股市的命運,要睇國家是否真心改變這個國策。
本周還有多家美國巨企公布業績,周一有Caterpillar,周二代表有蘋果,周三是微軟、fb及波音等,周四輪到亞馬遜,每一家都對指數舉足輕重,夾雜政治與經濟事件,美股大波幅市可能又再重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巨企主宰股指 擇優買安心坐 |
上一篇: | 是日EJFQ「信號」錦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