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8日
美股上周五一度再升逾300點,多個利好消息支撐股市,最重要的是有報道指美國聯儲局將提前結束縮減資產負債表,意味該局徹底改變收緊貨幣政策,市場豈會不興奮?
特朗普打亂儲局縮表進程
對於中美元首及央行們近期一連串政策轉變,西方媒體稱之為Trump's Put、Powell's Put及Xi's Put,意思是每當股市下挫,美國總統特朗普、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都會向投資者提供跌市保險,出手托市。假如連同稍後很可能會出招的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就真係齊腳坐埋一枱救市。
本周重頭戲是聯儲局議息會議,鮑威爾去年12月的加息決策遭到千夫所指,之後極速變臉,本周貨幣政策作出什麼轉變,全球關注。據《華爾街日報》上周五報道,在不加息前提下,本次會議官員將集中討論如何處理資產負債表,有可能決定是否把資產負債表維持在遠較金融海嘯前為高的水平,意味提前結束縮表。該消息令美元急挫【圖1】,金價爆升【圖2】。
聯儲局自去年10月起開展縮表行動,目標到2022年把資產負債表規模降至約2.5萬億美元或以下。聯儲局在開展相關計劃時,會要求私營銀行減少向聯儲局存放超額準備金。可是,特朗普政府的減稅增開支計劃令美國財政部需要增加發債,政府在聯儲局賬戶內存款增加,反而導致聯儲局要求銀行增加存放超額準備金。隨着有關情況發生,有經濟學家預測,聯儲局未來一至兩年將被迫中止縮表,令聯儲局資產負債表規模仍達3.5萬億美元水平。
本來利率正常化、縮表是減低未來風險,是早有agenda的行動,惟遇上急於刺激經濟的特朗普上台,又減稅又增開支,事實證明兩項政策互相牴觸,這個爛局也不知如何收科。在鮑威爾之後,這個全球最重要的央行決策者之位將成燙手山芋,所謂的獨立央行名存實亡。
通俄門調查 米勒似有後着
另一個好消息是美國政府停擺局面有可能完結,參眾兩院先後通過不包括撥款興建美墨邊境圍牆的法案,讓聯邦政府恢復運作至下月15日,結束逾一個月、歷來最長的停擺紀錄。自政府停擺以來,特朗普的民望持續下滑,他不得不作出妥協。事實上,自從特朗普在電視前大大聲說停擺責任不在我,建圍牆決定冇得傾後,特朗普以上任性豪言冇得收番,拖了一個月已經是相當堅持了。
大家沒留意,有一單同樣發生於上周五的重磅新聞,是美國「通俄門」特檢辦公室發表聲明,稱已拘捕總統特朗普心腹、長期私人政治顧問斯通(Roger Stone),控以妨礙調查、干擾證人和作虛假陳述等7項罪名。白宮回應稱,其被捕與特朗普無關,以圖切割呢單醜聞。
斯通被指多次聯絡維基解密網站,以取得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和2016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莉的外洩文件,並把資料轉交特朗普的競選團隊。至此,多名2016年特朗普核心競選團隊、私人律師等都被捕或被定罪,意味「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米勒手握的證據愈來愈多,遲遲唔出報告,必有後着。
美國政治好戲一場接一場,任性專橫的特朗普肯定會在未來餘下任期被民主黨及眾議院窮追猛打,但這未必是壞事,狂人總得有人制約,否則亂搞落去,世界大局將更加混亂。
在中國,亦正開始新一輪變局,2016年2月才上任的中證監前主席劉士余,上周六證實被免去中證監職務,由工商銀行(01398)董事長易會滿接任,劉士余上任不足3年便退下來。劉士余之後赴任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擔任黨組副書記,與閒職無異,即是被「燉冬菇」。
股權質押累劉士余掉官
劉士余在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多金句外,就是去年10月的一場A股大跌市,上證指數由2800點以上,3個星期左右跌至2450點水平,起因是上市公司股權質押跌穿平倉線,引發斬倉潮及令更多公司跌穿平倉線,要勞煩國家主席及財金高官齊聲開口托市。
有網站總結劉士余在任內股市表現,期間上證指數下跌9%,深證指數跌28%【圖3】,創業板指數跌42%,都算是驚人「政績」。劉士余的「死因」並不在股市跌多少,而是對早被曝光的股權質押問題視而不見,對於經常說防風險的習近平來說,自然是表現不合格。
坊間評論普遍給予易會滿頗高評價,包括出身草根及做事務實,看來會在掌聲中上台,市場亦期望他放寬監管,相信A股短期會有一輪亢奮。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期指闖27618點 成敗為後市關鍵 |
上一篇: | 強勢股領軍 恒指續探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