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2日
身為投資者,我們很多時候很容易受到市場情緒或雜音的影響,而忽視一個國家、行業或者單獨企業基本面的好與壞。中美貿易爭端、英國脫歐、美國加息步伐等宏觀事態,無可否認將會對環球經濟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市場因此對內地經濟前景有所保留亦無可厚非。不過,我們納入這些投資因素的同時,其實也需要清楚了解一個行業的實際運作與情況。
有留心中國內地文化的朋友相信都不會對「網紅」這個詞陌生,它是「網絡紅人」的簡稱,亦即是KOL的中文譯名。顧名思義,網紅通常是指因為互聯網而出名的人,他們往往會定期在不同的社交平台發表文章、照片及影片等作品,受歡迎程度有時候更能夠媲美當紅藝人。
許多商家看中了網紅近幾年的爆發,尤其是對年輕群組的影響力,因此聘用他們為自家產品做代言人或間接宣傳,而最常見利用「網紅宣傳策略」的行業就包括網遊(即網絡遊戲)及網購(網絡購買)等。
雙十一零售旺
不過,中國科技概念股在2018年因為受到內地經濟放緩憂慮的影響而遭遇拋售潮,許多科技及網絡股價格因此受挫。但是,從網紅潮這個層面我們能夠看見,內地網絡熱潮並未消退,而數據告訴我們的是,許多內地網絡平台的使用率依然錄得非常可觀的雙位數增長。其中,最受內地網絡人口歡迎的平台分別包括,網絡影視、網絡音樂、網絡遊戲、網絡文學及網絡動畫。
此外,我們也可以從中國2018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零售數據,看見內地民眾對網上購物的需求究竟有多麼殷切。阿里巴巴在2018年「雙十一」購物節的24小時內便錄得308億美元(約2135億元人民幣)的零售額,較許多發達國家一年的總網上銷售額還要高。
突破行業界限
這也只不過是中國網絡潛力的冰山一角,隨着內地新零售概念的崛起,我們預料網絡平台將會打破更多界限,從而涉及更多行業、產品和消費群。這包括新鮮食材、家具用品和生活電器,以及餐飲等,而隨着網絡的崛起,一些如運輸業的相關行業,也將會間接受惠。
講到中國的網絡潛力,我們不得不提內地在創新科技愈趨成熟的技術能力。許多人對內地創新科技的認知還是停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記憶,並始終認為今時今日的中國依然是「世界的代工廠」。
其實單從國際專利申請的數據我們就能發現,中國早已經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金融科技及自動駕駛技術等領域的發展,已經直追世界領先的國家。強勁的技術實力再加上龐大的內需市場,中國互聯網業的前景就如「網紅」一樣,依然火熱非常。
作者為惠理基金量化投資聯席董事總經理。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投資及市場的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小陽春提早現 有水位獲利先 |
上一篇: | 道指進入阻力區 恒指(4)浪尋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