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1日
近兩個交易天,環球股市仍受中美貿易談判的利好息刺激,上周五有報道指中國提出在未來6年合共增購萬億美元美國貨,在2024年時可把對美的貿盈削至零。看來中國為一紙和約,願作重大讓步。中國之後,美國下一個目標會是德日,世界經貿格局面臨重大改變,美國會進一步獨大,其他國家會愈來愈艱難。今日中國公布上季經濟數據,市場預期GDP增長6.5%,會是2009年初以來最慢。市場同時估計今年中國經濟會走得更慢。貿易戰就算是階段性結束,中方仍會是輸家。
環球股市過去兩個交易天都在炒中美貿易戰快有協議,不過,這紙和約背後可能是新的不明朗局面開始。觸發上周五美股再大升,是彭博報道中國願意未來6年合共增購萬億美元的貨品,以便在2024年時不再對美國有貿易盈餘,換言之,每年從美國要額外進口1667億美元貨品,中國去年從美輸入的總進口為1550億美元,不少論者都質疑美國是否有這麼大的產能大幅增加對華出口。中國向美國買的貨品預料主要集中在三類,包括能源、農產品及工業品如飛機等。天然氣等能源產品須待提高出口設施的處理能力,農產品更非話大幅生產就很快可輸出;工業品中如波音飛機,購買合約已排到滿滿,如何大幅增加對華出口會是一大難題。時序上可能會是前段增幅較少,後段增幅較大。
倘對華得米 下個目標德日
當然,也有一個可能,是中國開出買單,美國辦不到,不能怪中國唔想買,所以,這可能是中方的談判策略,慷慨地多買美國貨,明知你沒法應付訂單及交貨,最後萬億美元貨買足十年都未買夠。
美方亦可按中方的進口額調整對中國貨品的額外關稅,你買多點時,華貨的出口限制少一些,直至貿赤盡除。所以,報道還報道,協議真的落實後,魔鬼仍在細節中,貿戰和解不等於就一天都光晒,一戰後的《凡爾賽和約》,最終引發德國經濟破產、希特拉上台。貿易戰結束,不代表中國萬事大吉,還得看付出了什麼的代價。
美國今次從中美貿易戰上得米,下一個目標自然是德國及日本兩大貿盈國【圖1】。若美國真的要落實消滅國家的貿赤,對世界經貿的影響會十分之大,這個大變局的衝擊應可媲美當年美國與德日等國簽訂《廣場協議》。不過,中美協議的談判聚焦於貿易不平衡,市場進入、知識產權保障及中國對國企的補貼,當中沒有觸及滙率和利率政策的問題,這跟《廣場協議》很不相同,所以,中美達成及落實協議,縮減貿盈,人民幣不會是當年的日圓,貶值的機會高於升值。中長期若美國真的滅赤成功,外國沒有貿盈,哪裏有多餘的美元回流美國債市,債息上升的機會大於下跌【圖2】,老特應明白針無兩頭利。
科企光環不再 金融股仔標青
特朗普的經貿政策重點着眼於短期,要從貿易夥伴身上攞盡着數,延續美國經濟的繁榮期,以利競選連任,情況就如去年的大幅減稅措施,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繁榮。未來一兩年,美股、美金、美息,上升的機會大於下跌,被老特壓迫的貿易夥伴只好各師各法撐住經濟,放水是必然之選,今年買美金沽非美元貨幣可能有着數,黃金行人止步了。
美股相當之牛氣,升勢頗為全面,不再只是獨靠幾隻重磅科技股,微軟+FAANG(Facebook、蘋果、亞馬遜、Netflix及Google母公司Alphabet)六隻重磅科技股,於2017年1月份貢獻了標普500指數升幅的40%,去年1月份也有24%,到今年1月份降至19%,今年買重磅科技股跑贏指數的策略可能唔再得。
反觀,今年以來細價股當旺,中小型金融股、石油股及零售股表現均勝過標普500指數的大市值股份,成分股包括了不少美國地區銀行的KBW銀行股指數今年已升了13%,羅素2000指數則漲10%,表現均勝過標指的6.5%,投資者聚焦於受惠本土經濟的股份,中小型股份收入來源較集中於美國,這可能反映股民預期美國經齊好過世界其他地區,大型企業多有海外業務,受外國經濟不景氣影響較大。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期指今上闖27326阻力 |
上一篇: | 港股市底改善 現水平可靠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