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
人人突然談論美債孳息曲線倒掛(yield curve inverted),但警號或是過早敲響。歷史上,孳息曲線倒掛僅是可靠的經濟衰退早期指標,即使全面倒掛亦非意味危機近在眼前。
況且,目前情況更像孳息曲線平坦(yield curve flattened),長短債利差繼續收窄,惟仍屬正數。這種情況並不正常,卻不代表衰退一定降臨,只是連同其他不利因素,令前景更添憂慮。
美國聯儲局自去年7月處於緊縮步伐,導致短期利率升幅高於長期利率。根據投資網站GuruFocus的圖表【圖】,目前孳息曲線的斜度大減,漸變「平坦」卻仍未呈直線,只是有此趨勢。不過,留意到美國3年期與5年期國債利差,孳息曲線確實是輕微向下,這便是傳媒喋喋不休報道的「倒掛」情況。筆者撰文時,3年期國債孳息率為2.84厘,5年期國債為2.83厘,故主流傳媒、財經傳媒及專欄作家因利差僅距0.01厘、孳息曲線只有一段呈倒掛而大驚小怪。情況雖然值得關注,至少經濟上意義仍然不大。
一小段倒掛莫恐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國1年期至5年期國債的孳息率差不多,但2016年或2017年的孳息曲線並無這種平坦的狀況。目前短期利率不斷攀升,長期利率下跌,未來可能出現全面倒掛情況,惟過程可能持續多時。孳息率理應反映隨時日增加的風險,所以債券投資者等應要求更高利息,以彌補須面對的風險,可是目前他們並未如此。
筆者重申整條孳息曲線並未倒掛,只有一小段倒置,情況異常卻毋須恐慌,亦遠遠不算是象徵經濟衰退降臨的那類倒掛情況。其實,孳息曲線倒掛類似發燒,當身體發熱,發燒並非是病源,只顯示健康有毛病,可能患上感冒、闌尾炎等病症。一般來說,發燒時間愈長,代表病情愈嚴重。孳息曲線亦如是,倒掛情況愈趨嚴重,倒掛形態持續愈久,愈證明經濟已出現問題,未來可能步入衰退。
真正的倒掛形態是整條孳息曲線傾斜向下,對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是在2005年。當時陷入衰退了嗎?一點也不,反而經濟十分蓬勃,而且當時的倒掛狀況維持至2007年中期,部分經濟學家發現問題徵兆,但衰退直至2007年12月才浮現。這種模式由來已久,孳息曲線倒掛是預早顯示衰退來臨的可靠指標,展示經濟周期處於「爆煲」階段,但崩潰可能在多月或超過一年後才到臨。
另一顯示經濟衰退的指標是利差,公式是長期利率減去短期利率,得出利差低於零,意味短期利率更高,孳息曲線出現倒掛情況。在2006年1月,10年期跟1年期國債孳息率相減,便出現利差低於零的情況,然後利差輕微向上攀升,維持一段時間,到經濟衰退終於開始時,利差再攀升。同樣事件曾在2000年上演,事實上,當不景氣來臨,孳息曲線已回復正常了。
歷時兩年方呈敗象
美國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管理的聯儲經濟數據庫(FRED)利用另一種圖表,以10年期國債孳息率減去2年期的孳息率,顯示通常孳息曲線倒掛後數月至兩年,經濟衰退才會呈現。
經濟學家早已留意孳息曲線倒掛是經濟衰退的預兆,筆者的首位經濟導師諾思(Gary North)在1980年代初已教授孳息曲線倒掛。據筆者所知,當時並無真正相關研究,僅是進行觀察分析。然後吾友經濟學家哈維(Campbell Harvey)在1986年在其芝加哥大學博士論文中,首次證明孳息曲線倒掛能準繩地預測經濟衰退,很快其他經濟學家也證實哈維的論文理據屬實,並擴大研究。
至1996年,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經濟學家埃斯特雷拉(Arturo Estrella)及米什金(Frederic S. Mishkin)發表報告,兩人把孳息曲線跟其他19項經濟指標作比較,以找出利差與經濟衰退的關連。
結論是孳息曲線能預早至少一年預測到經濟衰退來臨,埃斯特雷拉和米什金在報告最後寫道,孳息曲線倒掛是唯一能預測經濟衰退的指標。他們分析了1960年至1995年的數據,根據3個月期與10年期國債的利差,統計出未來4季步入衰退的機會。
埃斯特雷拉和米什金發現,當利差下降至低於零,引發經濟衰退的機會開始增加。然而,即使孳息曲線略為倒掛,利差為負0.17厘,翌年陷入衰退的機會僅得三成。但在實際情況,當比率升至三成或四成,經濟衰退勢必降臨。
目前3個月期與10年期國債的利差為0.48厘,未來4季踏入經濟衰退的機會約15%,意味2019年極可能避過一劫。如果聯儲局明年暫停逐步緊縮幣策,長期利率維持不變,更可能進一步推遲不景氣的到來。
可是大家仍未能走出困境,甚至可能只是剛步入深淵。FRED根據自2008年經濟大衰退(The Great Recession)起3個月期與10年期國債的利差,製作了另一張圖表。圖表顯示經濟大衰退結束時,正值利差幾乎達到高位,自此利差逐步下降,自2017年中期滑落速度加快,假如之後兩年跌勢依舊,意味2019年利差將達負1厘,經濟衰退可能會在2020年浮現。
埃斯特雷拉目前仍然効力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其最新圖表顯示經濟衰退機會上升,目前機率為15%。
未來考慮手持現金
談談歷史,在2000年9月孳息曲線曾嚴重倒掛,當時筆者曾與埃斯特雷拉討論該曲線的重要性。埃斯特雷拉透露,在1998年曾進行另一項涉及30種預測經濟衰退潛在指標的研究,結論是在30種指標中,孳息曲線的90天移動平均線仍是最可靠的,所以筆者認真對待孳息曲線倒掛,應該得分。由於身在其位,埃斯特雷拉未親口透露衰退逼近。
到2006年,筆者致電另一位聯儲局研究員,詢問他對經濟衰退的意見。該名研究員當然也不願作確實預測,僅稱「有理由相信這次情況有別」。筆者同年9月現身吾友、現任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主持的CNBC電視台節目Kudlow & Company,跟「末日博士」紐約大學經濟學家魯賓尼(Nouriel Roubini)及前美國總統經濟顧問拉特利奇(John Rutledge)同場討論經濟。庫德洛及拉特利奇均堅決認為牛市無可能正步向結束,亦難以相信經濟衰退即將發生;筆者與魯賓尼持相反意見,出人意料地竟然估中。
為何出現相悖的意見?該集節目播畢後約6個月,熊市殺到,再過6個月陷入經濟衰退。然而,節目出街後,股市立即升近兩成。假如投資者已撤出股市,就錯過兩成升幅(若堅守股市,在隨後的熊市將損失一半投資)。
筆者未能找到準確預測未來的法寶,更不能精確計算經濟衰退出現的時間。而且即使筆者能通過孳息曲線粗略推算出可能陷入衰退的日子,欲憑此調整投資組合,依然困難重重。
總括來說,稱孳息曲線趨向平坦就顯示明年踏入經濟衰退,確實不太靠譜。雖然未來經濟形勢可能有所改變,但目前情況依舊。
另一方面,歷史不會一成不變地重演,總有其他事情狀況有別。筆者在上周「歐洲危機迫眉睫 完美風暴捲全球」的信函,分析歐洲面臨的種種危機。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企圖迫使中國改變貿易政策,可能擴大中美貿易戰。
筆者難以單憑孳息曲線,推斷經濟衰退即將來臨抑或不會發生,只能透露已知的事:危機將在某段時間出現,但大家仍有些微準備時間,預早撤出可能流動性不足的市場,部署對沖風險,迎接動盪的2019年,並考慮手持現金。
高收益債券市場亦可作例證,吾友CMG Capital Management創辦人布盧門撒爾(Steve Blumenthal),自1992年在有關市場尋找時機。當利率下跌,債券回報變得吸引,有人買入債券,從而推高債券的價值。布盧門撒爾指類似機會正在降臨,但投資者須手持現金才能第一時間把握機會。筆者相信,到了下一個經濟衰退的盡頭,眾多機會將會湧現。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逢周四在《信報》及信報網站www.hkej.com刊出。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樓市鬆綁響槍 不宜過分暢想 |
上一篇: | 2018年金融十大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