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6日
《全球通史》談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間的人均收入比率,在過去二百多年的差距如下:1800年是3比1、1914年是7比1、1975年是12比1,過後就沒有數字,是繼續升還是降呢?1975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前3年,人均收入才178美元、全球平均收入是1440美元、美國7800美元,歐洲地區人均收入4234美元,與美國差距頗大。跟全球收入平均相若的是墨西哥1445美元;若以歐盟作為第一世界平均數計算,相差11倍的是泰國(351美元),而中國和美國的人均差距是43倍。
第三世界冒起
42年後的2017年,世界有何長進呢?世界平均上升7.3倍,美國上升7.6倍,跟世界整體差不多;中國上升50倍,中國和美國變幅差距為1比6.7,中國還要繼續改革。若仍將歐盟代表第一世界(33700美元),泰國代表第三世界(6593美元),則第三世界和第一世界的比率是1比5;第三世界有大長進,因為中國和印度都有大貢獻,第三世界將佔世界GDP的50%,會否引起第一世界的恐慌呢?
看人均GDP,美國以中俄為敵手,若論人均,中美為1比5.1,俄美為1比5.6,俄國人均剛巧是世界平均人均的10700美元,中國還差21%才到世界平均。但美國精英們已緊張到不得了,由俯視到敵視,也就是40年間的事,西方的技術、觀念和制度全球化了40年。《全球通史》的作者認為,正是第三世界「有選擇地採納西方文明來對西方進行更有效的抵抗」,西方全球霸權本來是神聖不可侵犯,但凡事必有陰陽盛衰,成功全球化帶來西方相對衰落,現正在挽救,但數字就如此說。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Uber瓣數多 賺錢靠送餐 |
上一篇: | 香港土地發展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