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
基辛格說:「不是每場危機都是由惡意造成的。」希望中美要「互相解釋各自的目標」。習大大見基辛格時給的答案是:「中美雙方對彼此的戰略意圖要有準確判斷。」是「準確判斷」而不再是「正確認識」,有認識而沒有判斷,是沒有結果的。
中美關係緊張,和小民是關係不大,因為分歧在全球治理的看法不同,是全球化和反全球化之爭,是關稅和反關稅之爭,其次是互聯網管理之爭。
中國網民8億人,應有話語權,但美國仍要獨大。還有是國營民營企業之爭,西方總認為國營不是好東西,有政府補貼,但美國農民是私營,就不要補貼了嗎?
美國有意識形態,中國有老祖宗古制。美國有五大民族精神——「自由、平等、個人主義、民粹主義、國家不干涉」。中國也有「天人合一,和諧共處」,雖然也有小農心態,但和合主義仍是主流。
美國有資本主義,無利不歡;中國的新時代社會主義也建立了核心價值12項,但在海外,鮮有人知,連香港也如此。
老實說,中國在追求什麼,美國人懶得理,成不成功是一回事。但建國要有理想,是中國歷史精神所在,所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國民質素的追求,一蹴而就當然沒有可能,但標的物有了,中美之間,「仗」是打不起來,但「爭」卻是不可免。短爭爭政策,中爭爭制度,長爭爭文化,政策可以有變化,制度雙方都不會改,文化之高下,各有看法,只宜融會貫通,有交滙點,世界之福。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滬港通」及「深港通」上日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中國今冬LNG需求或不及去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