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0日
美國中期選舉,美國總統特朗普所屬共和黨未有慘敗,顯示支持其政策的人仍不少。尤其對於中國政策方面,共和民主兩黨具體應對方法雖有不同,但看法差距不大。對於成為美國眼中釘的中國科技行業發展,中國或只能選擇一個更低調的方式進行發展。
自古以來,中國便是東方第一大強國。只是清末以後閉關鎖國令科技落後,最終被列強打敗。經過一百多年的困苦,由天朝上國淪為第三世界國家,最終透過經濟改革開放,令GDP登上全球第二位。
隨着經濟的回升,國人的自信亦隨之提高,「復興」這個名詞近年在內地媒體經常出現。官媒多次提出,中國不但要做大國,更要成為真正的強國。提升製造業實力被視為強國之基,所以,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便首次提出「中國製造2025」計劃。
根據相關計劃,用十年左右的時間來實現中國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轉變的目標,即到2025年要邁入製造強國行列。過程中,訊息技術、智能製造、增材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均得到政策重點支持。
到特朗普上場後,雖然放棄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但打壓中國的方法卻十分粗暴,直接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尤其是科技類的產品,徵收額外進口關稅。特朗普的做法無疑就是為了打壓中國科技製造業的發展,阻礙「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實施。
趁機低吸騰訊阿里
對於目前仍處於弱勢的中國來說,確實沒有與美國硬碰硬的本錢。所以,官媒近月不再提及「中國製造2025」計劃。特朗普近期亦向媒體表示,中國已經放棄「中國製造2025」。
令美國神經緊張的這個名詞,中國或的確已經放棄,不過,對於推動科技製造業強國的目標,中國不可能放棄。事實上,美國的打壓反而令中國加強了發展科技行業的決心。
最近一段時間,中央不斷推出支持科技行業發展的政策。8月份,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由總理李克強任組長。
上周,財政部亦宣布,由明年1月至2021年底,對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免徵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孵化服務取得的收入亦免徵增值稅。
在美國打壓下,內地科技製造企業短期發展或較為艱難,不過中長期而言,在政策支持下,行業發展依然值得看好。尤其在科技應用等領域,中國其實走得比美國更快,「錢途」亮麗。所以,包括百度、阿里、騰訊(00700)等行業龍頭值得伺機趁低吸納。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滬港通」及「深港通」周五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中國史上第一場股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