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0月30日

李澤楷一世最好決定揀創業
八成時間打理保險 富衛續拓東南亞

作為本港首富長和(00001)創辦人李嘉誠的次子李澤楷,24年前自立門戶,現時生意瓣數不少,金融、電訊、地產、媒體均有涉獵。李澤楷昨日出席香港電台節目《大學問》訪問錄影時表示,目前專注保險業務,佔據自己七至八成時間,隨着旗下富衛保險積極進軍東南亞,過去幾年平均增長約三成,今年底料進駐地區由9個增至10個。

李澤楷指出,東南亞人口數目龐大,中產人士不斷增加,為保障家庭在意外失去經濟支柱(breadwinner)後,仍能維持生活,區內對保險有相當大需求。目前富衛保險業務已覆蓋香港、澳門、泰國、印尼、菲律賓、新加坡、越南及日本。

九十年代李澤楷離開家族生意,收購保險商創立盈科保險。他憶述當年由4個人擴展到賣盤前4000人,正負面教訓都有,「我到今日都覺得1994年和一班同事出去開公司,是一世人最好的決定。」直至2012年再度踏入保險業,收購荷蘭國際集團(ING)港澳泰業務並易名富衛,他認為自己很幸運,「不是很多機會能有第二次」。

後悔為減債沽騰訊持股

曾被父親李嘉誠形容「大把生意做」的李澤楷, 對旗下電訊盈科(00008)、香港電訊(06823)的電訊、媒體業務相對放手。他指出,因為同事合作十多年,只需每月開一至兩次會便夠。對他而言,成熟市場的電訊業務收入難以再有雙位數增長,不過現金流仍錄得增長;媒體生意雖不易做,但沒有打算出售。李澤楷又說,經營媒體生意並非意圖增加影響力,自己由10歲起閱讀《信報》,是長期讀者,希望《信報》可保持創辦人的水平和公信力,並提供一定的國際和內地資訊、文化視野。

李澤楷坦言出售騰訊(00700)持股後,不止一次為沽貨感到「肉赤」。他解釋,2000年盈科數碼動力斥2900億元收購香港電訊,向銀行借貸180億美元,其後急需出售非核心業務減債,壓力很大,所以沽出騰訊。他指當年以逾1億美元沽出騰訊20%股權後,獲10倍回報,卻成為深刻教訓。

對於經濟政策,李澤楷稱,以前自己較傾向自由經濟、積極不干預,現時則認為政府應參與社會財富再分配。他以美國為例,除芝加哥、三藩市及紐約主要城市以外,其他城市的人均收入撇除通脹並無增長,只有一小撮人生活改進,應正視該問題。

勿傷害一國 致失去兩制

近期環球市況不穩,李澤楷認同,目前國際社會和經濟確實出現大動盪,而中美貿易戰僅為首階段,其他國家的妒忌會令情況惡化,香港要在大型經濟體的邊縫中「執生」。他認為,香港屬開放型經濟,「以前美國股市打個乞嗤,香港(股市)就會大冧」,現時只是由一個國家影響變成多方影響。他續稱,港人一向善於「執生」,優勢在於不斷接收中外知識和文化,具國際視野。

近年港人憂慮外來因素會衝擊香港的價值,但他指香港在資訊、文化上不可過分本地化,抗拒了解內地資訊等同「自殺」。大灣區政策促進香港與廣東省交流,是難得機遇。政治上,他認為,香港最大優勢是「一國兩制」,並寄語:「千萬不要傷害一國,令大家有一日沒有了兩制;如果沒有了兩制,是香港最大危機。」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