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0月30日

譚新強 中環看世界

冷經濟戰第二回合 中國將大幅減稅

中美局勢仍未有任何和解跡象。白宮經濟顧問Kudlow暗示11月在阿根廷的G20峰會,就算中美領䄂有單獨會議,議題未必包括貿易,按他的說法,中方表現是他「前所未見的固執」,完全不肯對美方過去五六個月來的要求作出任何回應。我認為這只代表他見識少,這麼重要的談判,拖一年半載有什麼奇怪,從前的WTO和其他貿易談判,通常都需時好幾年,甚至十幾年。況且中國早前曾上美國的當,談好條件又被特朗普否決,發現他們不停搬龍門,所以不會再輕易相信;加上美方官員經常侮辱中國,完全不可接受。

在沒有提出證據的情況下,經常指控中國大規模盜竊知識版權,強迫技術轉移,再加近日的干擾選舉和偷聽特朗普竟然沒有加密的私人電話。如果真的那麼疏忽,很驚訝,以特朗普的為人,跟那麼多女人糾纏不清,債主又多,最需要加密的正是他的私人電話。

中美「冷經濟戰」肯定是一場長期鬥爭,大部分美資大行已把美方針對所有中國進口貨加徵10%至25%關稅,作為他們對明年預測的base case scenario(基本場景預期)。如把中美冷經濟戰比喻作一場15回合的拳賽,我承認美國已輕易勝出第一回合,但未算完全擊倒中國。中國在第一回合的表現確令人失望,似乎對突如其來的襲擊有點措手不及,但亦有點故意保留實力的味道。

已去世的拳王阿里,在他光輝的拳賽生涯中最後的數年,雖已失去年輕時像跳芭蕾舞般的輕快步法和速度,但在1974年的歷史性重量級世界拳王賽,在非洲剛果舉行的「Rumble in the Jungle」,對手為當時從未敗陣的George Foreman,成功採用「Rope-a-dope」戰術,雖有點難看,但非常有效。頭幾回合阿里盡量不出拳,只倚在繩上,盡量保留氣力,先讓對手猛烈進攻,消耗體力,然後在第八回合才開始還擊,反而技術性擊倒Foreman,得到最後勝利,以32歲高齡重奪冠軍。

不過,這戰術也付出高昂代價,阿里到了中年已出現柏金遜症狀,估計跟頭部受過無數次重擊有關。到了晚年,他的身軀不停抖震,也失去說話能力,跟年輕時出口成文的傲慢拳王詩人(名句Float like a butterfly, sting like a bee)判若兩人,令人唏噓!

過往中國政府對經濟狀況頗為敏感,一般在3個月內作出政策反應(是否最佳對策是另一回事),例如2008年的金融海嘯,在發生不久後中央已決定用4萬億元人民幣基建來救經濟。最後中國有了高鐵,但10年過去,總債務亦翻了一番,高達GDP的3倍。

在今次中美衝突,再加美國聯儲局持續「收水」,中國的政策反應似乎慢了約三個季度。

刺激消費助轉型

最先推出來的都是一些周期性的本能反應,包括多次降準和重啟多項基建,令人覺得突然放棄去槓桿目的,反而走上回頭路。然後是推出個稅改革,但初版令所有人嘩然,計來不減反加,最慘是提出的所謂社保改革,令企業百上加斤,可迫使無數中小企倒閉。另外,當然更突然整頓多個民企為主的行業,包括騰訊(00700)為首的遊戲,阿里巴巴為首的電商,以至醫藥、教育、汽車及金融等。

從好的角度想,可以形容為了開放市場,打壓騰訊是為了關注年輕人的心智和身體健康;嚴打代購和網店打稅只是為了執行現行法律。好的解釋是趁這次調整,索性來次「Kitchen-sink」(大掃除),把所有本已想做的困難改革一齊推出,在一個低位重新出發。這個說法不無道理,惟整體給人一個「國進民退」的不良印象。

最近終於看到一些好政策的𥌓光。大家都很清楚我的4個主要政策建議。第一就是減稅,千萬不要混淆視聽稱之為稅改,清晰一點,減稅就是減稅。我「說教」已近兩年,開始時無人相信有此可能,無數內地朋友說我不懂國情,中央非常看重稅收,是永遠不會減稅的。近期愈來愈多跡象,獨立和客觀思想比「醬缸」文化更重要,我這個明眼的局外人似乎看對了,中央將大幅減稅,藉此刺激生育和消費,幫助經濟轉型。

個稅改革的最後細節較合理,加了供養父母免稅額,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中國人「百行以孝為先」的美德,但仍稍嫌子女教育免稅額不夠大方,應簡化為子女免稅額,從一出生就享有,不用等3年。稍為放鬆在華工作的外國人全球稅亦較合理(未到183天須離境最少30天),要不然開放外資投資也沒用,寶馬是不會投資數十億歐羅在中國,如因稅務原因而導致無德國管理和工程人員願意來華工作。剛剛收到好消息,傳聞將大減小排放汽車銷售稅一半,由10%減至5%。

更令人鼓舞的是現在盛傳在四中全會後,中央將宣布更大規模的減稅計劃,或包括企業所得稅和更重要的增值稅,據說有希望幅度甚至大過美國,超過GDP的1%。唯一的可惜是有點遲的感覺。減稅也要講時機,如果在六個月前做,減一元稅可能刺激到八毛錢的消費,經濟好的話,超過一元都有可能。惟現在經濟放緩,股市大跌,樓市都開始轉弱,出現負財富效應,消費意欲下跌,減一元稅可能只刺激出五毛錢不到的消費。不過,就算是遲,總比無好得多。

這些措施仍然不夠,中國的稅固然重,其實社保等所謂五險一金,對打工仔和企業的負擔更重,高達基本工資的35%或更高一點(各省市不同)。早前政府還想迫所有民企準確報上工資,嚴厲收取社保,估計增加2萬億元人民幣以上負擔。有人認為幾乎抵消民企的所有利潤,就算沒那麼嚴重都最少減少一至三成純利。幸好上周宣布暫停執行且不會秋後算賬,追究過去漏報。其實社保也需要大幅減低,亦要變得更靈活和透明,最好是如美國的401K計劃,投資什麼基金由個人控制和決定。

活化國有資產有眉目

現在大部分人供社保,感覺有如放錢進黑洞,表現如何完全不知道,根本連退休後可以拿回自己的錢的信心都沒有。現在容許利用部分公積金來租或供樓,但其他緊急用途都不可以。美國的401K計劃,只要願意馬上交稅和罰款,就可以套現應急。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這些減稅措施絕不可以是一次性和有限期,必須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定下一些長期目標,例如平衡經濟至消費佔比GDP達到50%或更高,生育率提升至1.8或更高(不容易)等,意思即是如現有政策不夠力度,必定不怕艱辛,繼續減稅,直至達標為止。

本欄日後的文章將繼續探討我建議的其他政策的進度如何,包括去槓桿、人民幣國際化和直至現在仍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不可能的私有化部分國有資產。但最近中央第一次列出了非金融和金融類的資產和負債表清單,似乎正準備走出「活化」這些資產的第一步。如成真,可喜可賀!

曾有讀者褒獎我為臥龍先生,絕不敢當,中國臥虎藏龍,民間高手多的是。我既不能知天下事(都想),更是足不出戶的相反,馬不停蹄就差不多。如能對國家提供一些有用的意見,已非常滿意。如偶能猜中部分政策,亦只因我稍具世界視野(亦較敢言),再加仔細分析和邏輯推理,盡綿力提出一些最好、可行或甚至沒有選擇,必須要做的政策。

中環資產持有騰訊的財務權益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