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6日
中國經濟一直依靠出口、投資及消費這三頭馬車支撐,惟中美貿易戰對出口影響深遠,外貿形勢暫難以樂觀。同時,隨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下滑,內地亦開始關注消費降級。兩頭馬車動力減,「投資」或成為拉動來季GDP增長的主力。
基建投資撐經濟
人民銀行早前公布今年以來第四次降準,為市場提高流動性,加上地方政府發債進度加快,目的可能就是為了推進基建投資。此外,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3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要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為主戰場,大宗貨物運輸「公(路)轉鐵(路)、公(路)轉水(路)」為主要方向,優化全國運輸結構,亦有助基建發展。
中國鐵路貨運佔比仍然偏低,由2003年的32.02%輾轉降至2016年低位的12.75%【圖1】,相對美國的鐵路貨運佔比維持在30%左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近數年,交通運輸行業一直轉型升級,惟貨運結構亦沒有較大改變,都是較着重公路運輸。然而,公路貨運有運力不足及污染等問題,鐵路相對公路在長距離運輸方面有更大優勢,未來「公轉鐵」相信勢在必行。
《計劃》目標亦相當明確:到2020年全國鐵路貨運量較2017年增長30%,即達到47.9億噸【圖2】,大宗貨物運量佔鐵路貨運總量的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陸路運輸格局優化將進一步為鐵路帶來持續增長。
中鐵建毛利率看升
主要從事工程承包的中國鐵建(01186)上半年表現理想,新簽合同額6090.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0.39%;其中,內地新簽合同額5401.8億元,佔新簽合同比重88.7%,較去年同期上升6.62%。
期內,工程承包板塊新簽合同額4969.1億元,佔新簽合同總額逾八成,按年增長9.27%。鐵路工程新簽合同額大幅增長45.71%,至827.3億元,佔工程承包板塊新簽合同額的16.65%。
中鐵建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純利80.08億元,按年多賺22.78%;營業收入3089.8億元,增長6.93%,主要由於集團工程承包、物流與物資貿易及其他業務規模穩步增長所致。
隨着國策鬆綁,下半年公司毛利率有望提高。目前,集團估值處於過去幾年的歷史低位區間,預測巿盈率約6.1倍,較中位數低約0.6個標準差【圖3】。
另外,以基礎建設為主要業務的中國中鐵(00390)上月亦派發了成績表,2018年上半年實現新簽合同6347億元,按年增長13%,其中境內業務實現新簽合同6043.1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增長13.4%,佔新簽合同總額九成半;境外業務佔比較低,實現新簽合同只有303.9億元,按年增長6.2%。
中鐵半年純利破頂
以業務類型細分,集團基建業務新簽合同佔整體逾八成,達5268億元,按年增長9.1%。其中鐵路業務完成新簽合同889.2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0.4%。中國中鐵在大中型鐵路建設方面具領導地位,市場佔有率達57.9%。
受惠於基建業務收入增加,中鐵半年收入累計3161億元,按年增加5.9%;綜合毛利率9.8%,較2017年同期的9.2%,上升0.6個百分點;期內錄得淨利潤95.5億元,按年增長23.9%。值得留意的是,半年收入及淨利均刷新中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參考EJFQ FA+資料,公司預測市盈率約7.4倍,與中位數相若【圖4】,估值合理。中鐵股價明顯跑贏恒指,早前創下8.01港元的一年新高後回落,預料於成交量密集區頂部約6.9港元具支持。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圓滙升全因避險 經濟弱炒家續看跌 |
上一篇: | 侵侵惡人先告狀 口講無憑有數為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