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
近期股市接連下試低位,佔據了投資者的目光。即使內地大幅降準亦未能扭轉市場此刻偏淡的氛圍,而近期投資者的憂慮亦由早前的貿易爭議,逐步轉向美國債息急升之上,但對筆者來說,更擔心的是近期油價持續上升。
油價升勢並未引起市場太大關注,或許因為較少投資者直接投資相關資產,惟其影響卻是深遠的。因為市場對貿易爭議及債息的討論已相當足夠,故筆者本周希望聚焦油價,探討其升勢背後的原因及影響。
或成後市主導因素
油價不經不覺已飆升至4年來的高位,單是布蘭特原油今年升幅已近三成。油價高漲後,已到達筆者預期未來12個月的交易區間65至85美元頂部水平,主要源於市場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石油供應下降的擔憂。亦有市場意見認為,沙地阿拉伯及油組(OPEC)主要供應國可能無法取代該兩國的供應。
近期油價走勢強勁,但筆者相信不會由目前的水平再大幅上升,或最少不會出現持續高漲。因油價上升可能會損害北美、歐洲和亞洲多個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全球石油需求和消費驅動型增長。
除了伊朗和中東地緣政治,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的前景,也可能在未來一個月在決定油價方向起關鍵作用。美國和中國的僵局或會放緩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的經濟和石油需求增長。
高收益債短線受惠
只要油價保持在筆者預期的每桶65至85美元區間內,包括股票在內的全球風險資產料仍能保持韌性。惟若油價進一步持續上升將挑戰這觀點,因它會提高企業成本,損害全球消費,更可能推高通脹預期,迫使美國聯儲局以高於預期的速度加息。與此同時,由於進口價不斷上升,石油進口國的經常賬赤字將會惡化,這些國家的貨幣亦可能面臨壓力。
正面因素方面,油價上漲短線或有利非亞洲新興市場及英國股市,因能源類別的佔比較高。成熟市場高收益債亦有望在短線受惠,即使筆者相信估值(以收益率溢價計)已相當高,並因此令後市跑贏其他債券的機會下降。
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達到7年以來高位。受美國經濟數據強勁以及聯儲局暗示將繼續加息的言論推動,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逼近3.25厘的阻力位,為2011年以來最高。
然而,美國國債的投機性短倉正處於20年來的最高水平,有關情況料會降低孳息進一步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與此同時,美國以致全球的通脹預期依然低迷。
儘管孳息進一步上升的風險有所增加,但筆者認為除非通脹因為油價上升或工資增長加快而大幅飆升,否則美債孳息持續高於3.25厘的可能性不大。10年期國債孳息現正在測試200個月移動平均線附近的強勁阻力位。
防守性股份成首選
儘管中國上周放假,但由於中國企業信心指數弱於預期、人民幣走軟及中美貿易談判陷入僵局,香港股市亦因而回落。投資者最近已將注意力從增長型股份轉向估值有折讓的股票。從國內市場獲得可觀收益的日用消費品板塊一直表現穩定;盈收和股息收益率穩定的公用事業板塊則也因防禦性強的特點而表現相對優異。因此,日用消費品和公用事業目前都是筆者在港股中的首選板塊。
根據技術分析,恒指正邁向2016年2月開展升浪的50%回吐水平(25881點),短期內能否守穩將成關鍵。而月底開始的季度業績期亦將是市場的一大關注點。
作者為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在投資研究範疇擁有超過10年經驗。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環球投資市場觀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滬港通」及「深港通」上日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港元利率將急趕上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