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0月4日

Simon Johnson 博集先機

星巴克染指銀行搵外快

8月3日,星巴克發布了一則當時很少人留意,但卻相當於向金融組織進行大規模轉型的公告。然而這麼一家國際咖啡店連鎖企業為何不僅要顛覆支付方式,還想涉足成熟銀行的商業模式呢?

一言以蔽之:科技。金融體系裏充斥遺留成本和低效率,現有大型銀行普遍樂於維持現行安排。但如今技術進步使大型科技企業有能力把利潤從金融業手中奪過來──只要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就行了。

科技進步有望分一杯羹

星巴克之所以舉足輕重,是因為它擁有強大的消費者品牌,特別是有大約1500萬人正在使用星巴克的獎勵系統──該系統通常借助人們手機上的應用程式進行儲值。目前該系統背後是一張信用卡在運作,而該卡會向那些利用星巴克應用程式中向獎勵系統充值的人收取高額費用。

像所有商家一樣,星巴克會負擔這些消費者並不太知情的費用──但這最後肯定會被加進咖啡的成本裏。(利益披露:我是星巴克應用程式定期使用者)。

星巴克在這個新企業中的一個重要合作夥伴是洲際交易所公司(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一般簡稱為ICE;千萬別把它與備受爭議的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機構混淆──後者同樣簡稱為ICE)。零售消費者通常不會感知到像ICE這樣的實體。它營運的是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以及衍生產品和場外交易市場等市場基礎設施。在後金融海嘯時代,ICE營運組織良好且在監管良好的市場方面表現良好。從這個角度來看,ICE是專注於某一專業領域的科技企業。

互聯網是不存在中央權威的,也沒有人需要得到許可去把自己的電腦連接到網絡、建立網站或提供全新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金融體系則擁有中央權威。在美國它是聯儲局,以及由聯儲局和其他聯邦儲備銀行,各州份還有監管機構所制訂的大量關於如何滙款或提供信貸的規則。許多這些規則,例如保護消費者的規則,都是有意義的;但總體結果還是在保護現有企業──銀行和信用卡公司免受競爭壓力。

當然還有另一種長期存在的,在銀行體系以外組織融資的方式──市場。在美國,相關監管機構是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確保市場公平運作並保護投資者免遭商品衍生產品市場中的欺詐,還有對所有金融市場中向大眾投資者發行的證券進行監管的證券交易委員會。這兩個機構都很樂意鼓勵那些符合其政治授權的創新。

傳統上,商品市場──玉米、豬肉、白銀等運作與星巴克等商店的零售支付風馬牛不相及。但是新技術正在彌合──或者可能已經消滅了這一差距。

而這項最新技術發展的核心則是加密貨幣(包括比特幣)在一片謾罵聲之下的發展。近年來,比特幣、以太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價格波動,猖獗的投機以及大量盜竊行為聯繫在一起。

這些新支付形式背後的最初理念是分散的點對點貨幣體系應該優於那種政府掌管的體系,因為後者可能而且會去欺騙民眾。當然,這種邏輯的缺陷在於人們其實跟政府一樣對其他人巧取豪奪,有時程度甚至更甚。當人們日漸明白到這一點後,加密貨幣市場也隨之蒙上陰影。

不過人們在市場交易中作惡的想法對各大商品市場,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或洲際交易所來說也不是什麼新聞。事實上,像洲際交易所這樣的企業正是提供足夠的安全性,良好的客戶服務和市場誠信而生。例如,某些市場營運的問題──比如操縱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醜聞──在2007年和2008年間已經變得很顯眼。而許多智慧基礎設施營運商都已經接受2010年多德-弗蘭克金融改革確立並由商品期貨交易委員實施的改革。

金融業未致盡去中心化

而這家由星巴克-ICE組建的公司名為Bakkt。微軟將為其提供雲服務,還有一眾投資界名人排着隊去為其提供資金和建議。雖然關於Bakkt如何運作的詳細資訊預計將在11月份公布,但8月份公告已經明確表明比特幣一日期貨合約將發揮重要作用。

金融業未來不太可能走向完全去中心化,而是處於某種中間狀態。銀行和信用卡公司不出意外會去制訂競爭性應對措施,最終鹿死誰手也不好說。儘管如此,消費者很可能從這一最新創新中獲益,同時還會在其他金融領域會產生積極溢出效應,因為人們更容易去繞過現有支付機制並期待更多「免費」咖啡。

作者為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管理學教授,合著有White House Burning: The Founding Fathers, Our National Debt, and Why It Matters to You一書。

Copyright:Project Syndicate, 2018.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