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4日
港股在國慶假期後沽壓沉重,可能是美加墨達成貿易協定,市場認為中國需要達成貿易協定的壓力大增,A股又未開市,所以對沖盤、沽盤全部集中於香港,形成死亡漩渦,愈沽愈低。由於短線超賣,指數可能有博反彈的空間,但亦只限衍生工具短線博弈,長遠吸納的空間不大。
大眾商品從低位回升,多得油價突破,目前紐約期油75美元,評論上望100美元,主因美國欲禁止伊朗出口石油,市場擔心供應受限,故油價應當節節向上。目前美國已是石油出口國,其他出口國如非美國盟友,都會受制裁,俄羅斯及伊朗便是受害者,特朗普扶助本土及盟友油企之心,可謂路人皆見。所以油股在多地市場都屬領先板塊,無論是近期最當炒的美股和日經,或是跌得最傷的港股,石油股都一枝獨秀,跑贏大市。若揀板塊,近期必不可少。
睇實VIX伺機造淡
美股方面,指數繼續在高位徘徊,但羅素2000指數連續兩日洗倉,很多強勢股回軟,暫未能判斷是資金調整或是轉勢,所以只能限注持有美股,萬勿使用槓桿,因為波幅擴大,可升可跌,大股價指數如標普500、納指都在高位,如果大價股也見頂回落,屆時就要小心轉勢,須大幅減倉或加強對沖。
威廉的做法,是望實VIX衡量風險,如果VIX出現異乎尋常的走勢,代表可能轉勢,到時造淡亦未算太遲,主因波幅具有連續性,低波幅有利大市穩定上升,而在這種市況下主力選股,勝於短線炒賣,故暫時股票仍可做好倉。
如想對沖,可用Short Cover Call,即是買入正股後,在目標價Short Call作對沖,如果缺乏波動,可收取期權金,算是波動市中比較有利的操作。整個第四季其實都有危有機,現時市場評論無論港股、美股都偏淡,港股更是一面倒向下,反而造就撈底機會,惟必須限制注碼,不要一注獨贏,應有不錯的值博率。
吸日經ETF等收成
最強勢的股市應是日經,受惠於日圓疲軟,加上中美貿易戰後,工廠和訂單可能要另尋出路,找新的供應鏈。高端的電子廠可能會轉移到日本、韓國及台灣;人力資源成本重的或轉往印尼、越南、斯里蘭卡之類。中國廠去到新地方,是隔山打牛,相反原先已建立的當地廠房,可能會接到價錢不俗的新訂單。
由於貿易戰9月才正式打響,聖誕節的訂單已經出貨,甚至因應關稅提高庫存量,故短期內的影響不會太大。不過到明年初,訂單始終須另尋出路,到時候日本廠可能會受惠,故筆者會提早部署,買入工業股,博這項利好因素出現。可是日股上升幅度太大,短線追入未必是最佳策略,第四季應有一兩次調整提供買入機會,可以在現水平排定買盤。如果不想選股,買入日經ETF也是方便的做法。
烏托邦資產管理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道指27000阻力大 港樓瀕Ⅱ浪勁跌 |
上一篇: | 擊破程式交易三大誤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