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8月18日

Anson Sir 型格理財

投資宜平衡「心理及錢理」

本文將接續上集,討論技術分析最後兩個缺陷。

缺陷7:製造過度投機

技術分析只看價格做人,毫無疑問單看價格相當配合香港的急速步伐,亦能反映大戶的短線操控及投資分析的判斷錯誤。筆者對這技術分析相當有信心,但亦深知會因此太習慣以價格衡量事情,令人忘記金融投資本質是讓人買生意的渠道;錢會生錢,是因為背後有生意賺錢才會令股價不斷升值。筆者見過太多老手炒到若干年後變成職業賭徒,賺錢有些人是賺得到,但還保有一點人性的便會出現矛盾及人格分裂,賺錢也感到不安。

人會因為行為的正向(甚至是反向)反應而產生習慣,例如你炒股賺錢會繼續炒,產生一切皆投機,而且通常有一期炒順手便真的很順,很難抽身。特別是當另一邊(投資)不能給你好的效果,例如最近半年港股步入熊市,你玩長線投資隨時見到隻隻股票輸兩成到五成,自然會產生負面心理影響不再投資。到底要重視本質還是結果,永遠沒有明確答案,筆者則堅持平衡兩邊,做好資產分配,看時勢做人,大錢留待投資時機一到立即出手,細錢則進行短線投機炒賣,以達至「心理及錢理」平衡,前提是有練好投資基本功。

缺陷8:人力不敵電腦

技術分析與長線投資用的價值分析戰場不同,技術分析較為偏向零和遊戲一方,即是你賺的錢是其他人短線高買低賣的錯誤行為所製造出來,對手包括新手、老手、散戶,以及最難理解的大數據電腦。單純看處理數據能力電腦一定較人優勝,特別是消耗度高的分析,例如單日即市炒賣需要快速應對,人腦玩一兩次後此類高消耗行為後效率或許已經下降,尤其炒家大多下午飯氣攻心,表現大跌,電腦則繼續保持平常心去炒,其優質表現絕不是有情緒的人腦所能比美。筆者也有感這兩年大市走勢有所變化,某些模式愈來愈亂,但某些模式又相當一致,估算與程式交易的滲透度有關,而現在散戶也可以做簡單的程式交易,不懂大數據的老一派中手散戶有一些也顯得力不從心。

人為技術分析贏不了電腦,那中長線來看用技術分析等同走進一個必輸的戰場?未必,因為電腦難作政局分析,只能見了像是底的便估計見底,又或以大數據分析過往相似時期的市場走勢,但都是預先設定好的,論變通還是不及人腦,人腦能作更高層次的預估(甚至高手的感應),兩者要走的是不同方向的分析方法。人有直覺,其好處強得不合理,就像筆者有時候可以一開市已經知道當天大市的頂與底,但事後如何分析也不知道自己如何「感應到」該日的頂與底。「就係知道」這個詞既給人不可靠但又相當明確形容此情況,對於非炒股老手或崇拜系統性分析的人來說直覺是絕不可信的禁忌,但許多實戰炒家都知道直覺有時是救回一命的本能。

筆者不推崇單靠直覺,因為直覺依靠的是潛意識,包含了過去經驗的所有因果效應來預測將來,就像你有被火燒傷過的經驗腦海內會有危機感幫助你避開下次被火燒,但沒有經常檢討及自我修正的潛意識反會不斷製造錯誤直覺。筆者就認識過一些「必錯之人」,他們就連保持平常心時也必然估錯相反方向,為免樹敵在此不作詳談。就算你有好的直覺,擁有貪婪與恐懼的人心還是會給你錯覺,所以每個人的「直覺效果」難以預計,你有否這個「天資」要看你能否保持平常心去觀察自己用直覺的效果,建議先儲最少兩個大周期的投資經驗,再把成敗得失放下,你便會知自己的直覺有沒有用。據非正式統計,女性在這方面表現較為突出,但錯起來女性也錯得特別「悽慘」,而某類型的男士幾乎是必錯。

另一能打贏電腦的是混合政局考慮的技術分析,政策或政局往往先於趨勢的形成,或可說是製造趨勢的始作俑者,技術分析是對市場情緒及反應的分析,兩者出發點不同。政局政策分析涉及人類行為的分析,電腦很難作此深度的分析,若你有該等能力,大可以這個方向出發,再以獨家自創的技術分析配合,那便能長線打贏電腦了。但要留意過往也看過不少分析師估錯政策方向,贏也政策,敗也政策,講得大聲不代表看得準,這個領域也是一個英雄地。

一連三集的技術分析缺陷系列在此暫告一段落,下回再探討有趣及有用的投資理財現象。

技術分析缺陷系列之三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