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6日
港股去年從22000點起步,至今年1月底衝上33484點創歷史新高,騰訊(00700)可謂居功至偉,作為一隻藍籌且權重最大的股份,一年升幅達115%,成為升市推手。不過,透支了的總要償還,當過去幾年的好景不再,一旦跌落凡間,很多股票都會極速貶值。所以,2018年是資產減值年,保住財富最緊要。
騰訊昨天公布中期業績,截至6月底止次季收入按年增長30%,至736.75億元人民幣,比市場預期平均上升37%為差,而且這個預估數字已屬2015年來最低,情況相當不堪。第二季按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的淨利潤按年跌2%,與市場預期升5.9%相距甚遠。以上按年比較未看得清情況有多惡劣,如按季比較,第二季收入幾近持平,股東應佔利潤卻大跌23%。
監管停批 致命打擊
以一隻預期12個月市盈率30倍的股份,這份業績當然不可接受,難怪恒指夜期應聲急插500點,騰訊股價於歐洲時段大跌25元,南非大股東Naspers股價亦急滑10%,市場反應相當負面。
騰訊近年的收入主要來自手遊,增值服務(包括手遊)佔整體收入六成,今年第二季手遊收入卻按季跌19%。如此龐大的公司,動能主要來自遊戲部門,收入卻如此飄忽。
騰訊過去3年增長動力主要來自遊戲《王者榮耀》,惟玩得久也會老化,一旦玩家口味突變,這款遊戲的收入將以斷層式下跌。本來新希望已寄託在「吃雞」手遊《絕地求生》上,可惜一直未能貨幣化,在線人數直線下滑,今年初最高峰時曾突破300萬,到今年5月跌穿100萬,並且持續下降。
遊戲青黃不接之外,還有致命一擊,中國監管機構已凍結網絡遊戲版號和備案的審批,全球最大遊戲市場即時陷入停頓。監管機構還擔心部分遊戲含有暴力和賭博成分,線上遊戲、手遊和單機遊戲都受影響。此外,騰訊另一款遊戲《怪物獵人:世界》周二被迫下架,被形容為中國遊戲界最黑暗一天,有網上評論指出,疑似有商業競爭對手作出舉報所致,現在看來似乎有更多問題。中國監管部門全方位干預手機遊戲、手機視頻、手機新聞、新聞評論等,這個行業難再有創新與活力,以世界通用標準來說,等於整死了這個市場。
被稱為「芒亨」的怪物獵人遊戲系列,在遊戲界恒久不衰,本來是騰訊主打開發對象,投下了大量資源在伺服器、介面方面,竟然在推出4天後突然被永久下架,實在耐人尋味。
若說這款遊戲過分暴力,其實遠不及「一槍爆頭」的《絕地求生》及《堡壘之夜》(Fortnite),中國官方的強力介入,對騰訊是致命的。
根據Newzoo的研究,中國是全球最大遊戲市場,收入估計達379億美元,騰訊和網易是中國最大的遊戲發行商,它們申請版號的遊戲有些來自全球最大開發商,包括美國的動視暴雪、電子藝界(Electronic Arts)、日本的喀普康、Nexon等;當中,Nexon有45%的收入來自騰訊。
納指難以獨善其身
有關凍結的報道傳出後,日本遊戲開發商股價大瀉,Nexon暴跌11%【圖1】,喀普康一度下挫6.7%。當消息吹到美國科技股,仍在高位的納指將難逃調整【圖2】,納指期貨跌約1%已是凶兆。
除了遊戲部門,期內騰訊雲服務及微訊支付等金融服務收入按年僅增81%,增速首次低於100%,按季增速更只有10%。這個部門是集團增長引擎,按季增速急放緩原因何在?如果是被阿里雲及支付寶搶走市佔率,騰訊自2014年微信用戶大增所帶來的規模效益都會大為減少,日後增長能力更加存疑。
缺乏創意 沉迷財技
本欄多次指出,騰訊靠抄襲起家,幸運地在這幾年順風順水,理應再大膽創新,結果卻是繼續抄襲且四出購併,令一家全現金公司變成負債,管理層既然在順境時也想不出好的創新意念,逆境時又能有何板斧呢?
因應港滙再度觸及7.85弱方保證水平,昨午收市後金管局再度在市場承接23.55億港元沽盤,晚上又接72.53億港元,連同此前21.59億港元沽盤,不足24小時內走資117億港元,令周五銀行體系結餘跌穿千億元大關。
走資潮有一個模式,要麼不減少,一減就持續個多兩個月,銀行「水浸」會否很快消失?當低息不再,反應最快的股市已率先出現貶值潮,樓市將如何發展?業主們可考慮沽空地產股對沖一下。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基金大逃亡 強勢股墮馬 |
上一篇: | 360選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