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1日
今期續談技術分析缺陷。
缺陷4︰「心錨」影響
心錨是指內心在某個地方或某件事下了一個錨,心理亦以此錨作根據。技術分析相當看重你的參考位置,例如你用黃金比率時需要有個頂及底去計算,應該用的頂或底當然沒有絕對準則,通常短線用近一點,長線用遠一點。那用作「長線投資」時定多遠才好?一年?三年?事實上是人人的「長線」也不同,大家也不一致時便會失去自我完成的效果,當好彩你定的標準與市場大戶定的一樣便命中。
心理設限降準確度
蟹貨區亦是心錨的最好體現,輸錢的價位一定較其他價位「上心」,因此一到此區便會找原因賣貨,通常股價一到此區,散戶便拋貨鬆人,但隨後大戶或好友繼續炒上便後悔莫及。
每個人所定下的參考點均與自身經歷掛鈎,例如你的買入價、上次輸錢止蝕的價位、止賺價等,整個分析的原點很容易由這個參考點出發,因此許多人沒有貨時比較能感覺到或客觀地用大市的標準,達致較準確的分析,但有貨時卻次次分析次次錯。對此,第一解決方法是抽離自己,假設自己沒持貨來開始分析,這招相當實用,但需要長時間訓練;第二解決方法是問與你同樣級數或比你更厲害的投資者,雖然多一個客觀意見未必準,但起碼可看看自己有沒有偏見,但記住有來有往,下次有料也要醒人,不要做投資寄生蟲!
缺陷5︰本性影響導致無限誤差
技術分析的效果因人而異,更會因人的喜好而產生「看似適合,實為必死」的招式。筆者見過不少新手聽了一些「必賺招式課程」後以為自己「好堅」,學到單用幾條線或MACD便以為可以炒期貨或炒股發達,結果當然是幫別人發達,自己輸到詛咒所有教投資的「阿Sir」。
技術分析是配合你的投資策略所用的工具,不同投資項目及周期均須用不同工具,例如你不可能單靠日線圖去炒即市,炒個股的技巧亦與炒指數有分別,而且針對不同周期也有差異。例如保歷加通道底有回彈阻力,不代表觸底即彈,若上面有長期散貨或熊氣衝底,你用保歷加很易死於非命;但若有心人希望大市向上或本身已持貨,便會認為已經見底反彈,接着一加貨便加速輸錢。2018年6月左右大市跌破了上一個密集區時,應該有不少這類苦主出現,而對此缺陷最簡易的自保方法是一買入股票時便設定止蝕位,那你錯也不會錯到輸身家。
須配合個人性格
技術分析是一個相當自私的工具,能令你發達的招式一定不會胡亂外傳,信的人要認真了解股市炒賣的零和邏輯,獨門入貨招式一外傳,必招致自己少賺。因為若有一千人學了你的招式,在同一價位買入,即等於你自招一千個對手跟你搶價入貨或出貨,有腦的都不會拿出來分享。筆者以往教的都是防身招式,當然有時也會教多一些獨門招式,卻發覺現實裏很少人跟得上,所以不完全反對絕招外傳,但最少自己已不會再出街教人絕招。我們必須要多學習各門各派的招式,配合自己的性格拚出一套有自己風格的炒賣招式。我明白香港人都不喜歡付出努力及想賺快錢,可惜小弟只見過時運高的朋友,未見過有穩陣的快錢。
缺陷6︰ 時勢變了技術分析也要變
技術分析不是水晶球,只是分析大市參與者的行為來估計他們的下一步。不同年代的參與者可以有相當大分別,而散戶或大戶的玩法、資訊滲透量、「真.經濟質素」(雖然真相永遠得個估字)等也有影響,所以前一個牛市與今次牛市的玩法可以很不同,熊市亦如是。故此,一些「超級技術分析招式」,例如波浪理論等,很多新手學了牛市3個浪便以為真的3個浪就完,難道沒想到大戶不識玩5個浪來殺熊反咬你一口?「這次不一樣」這句說話相當真實,每個牛市或熊市也可用以前的情況作參考,但因過了數年參與者已有很大改變,我們絕不可假定玩法一樣,而牛市後亦可以出現浮沉市或熊市,不一定「老奉大跌」。
與做人處世一樣,在多變的環境中我們要對外開放、對內堅持,必須配合本性找出合適的技術分析,人人須有適合自己性格的技術分析來持續執行,才能減低不斷分析的過度消耗,但同時不可有絕對的假設,認為大市或個股要跟自己走,當中的藝術需要經年累月實習,配合自己與大市,這就是好炒家很渴市的原因。
技術分析缺陷系列之二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貝索斯和馬斯克的太空夢 |
上一篇: | 加息有玄機 鎊不升反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