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8月9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互聯網煽風 底層憎厭貧富懸殊

筆者本周帶來特備節目,把2017年最受歡迎的信函之一〈貧富更懸殊 進入第四彎動盪期〉來個更新版。當時筆者指出經濟運作有別於自然定律,對人類的選擇及偏愛會作出回應。此外,筆者又在去年〈科技劇變來臨 機械人搶飯碗〉信函中談到即將來臨的科技劇變,將取代很多人類的職位,並且分裂社會。社會分裂意味處於經濟頂層與受苦最深的底層缺乏互動及了解。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努南(Peggy Noonan)談到制定公眾政策的「受保護」階層,以及必須忍受這類政策的「不受保護」階層。筆者本周將深入探討貧富懸殊問題,貧富不均引發的結果可能「不算那麼糟糕」,也可能「非常、非常差劣」。

讀者對於對沖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利奧(Ray Dalio)不會感到陌生,他去年10月撰寫文章〈兩個經濟:頂層40%及底層的60%〉(The Two Economies︰The Top 40% and the Bottom 60%)。達利奧認為出現兩個經濟,如果僅分析及了解單一經濟就大錯特錯。頂層與底層的財富及入息過分傾向一側,「平均」指標再也不能反映一般人的經歷或生活狀況。

達利奧利用圖表,指出自1980年代起,佔人口0.1%的最富有階層財富不斷累積,底層的身家卻不斷減少。類似情況在1920年代曾經出現,惟10年後情況逆轉。再隨後近半個世紀,普羅大眾積聚財富,富人處於下風。最富有階層在之後30年收回失地,其餘大部人財富流失。雖然九成人口中,大部分人生活較38年前有所改善。不過,他們只會在意眼前狀況,把自己的收入與財富跟目前的經濟指標作比較,深感不滿,於是出現政治分裂局面。

理智版桑德斯選總統

所以民粹主義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及2010年代冒起,絕非偶然。在這兩段時間,底層認為未能從經濟受惠,他們手中最有效的工具就是選票,於是選民過去選擇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當美國總統,現在又選中特朗普,兩人截然不同,卻回應了極度憤怒選民的訴求。筆者認為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能夠回應左派的憤怒,預計更年輕、更理智、更富魅力版本的「桑德斯」將在2020年代表民主黨出戰美國總統選舉。

根據達利奧的圖表,出現逆轉的10年正值1920年代經濟繁榮、1929年華爾街股災及經濟大蕭條前期。1929年是最富有階層的頂峰期,他們在往後的股災失去財富,迄今仍未完全恢復。

一想及此,筆者不禁聯想起朋友侯尼爾(Neil Howe)的「第四彎」理論,理論與達利奧的數據十分吻合。侯尼爾與另一歷史學家史威廉在1998年出版著作《第四彎》(The Fourth Turning),指英美過去500年歷史由四類典型世代串成,每個世代的「世情」約80年重複出現,第四彎屬危機叢生的年代,第四彎下半段更是英美歷史最動盪的年代。侯尼爾認為我們正處於「第四彎」的下半段,並預料情況將會惡化。

達利奧在文中利用數據點出貧富分歧,指出佔人口四成的頂層家庭平均入息多於佔六成人口的底層家庭4倍;底層家庭自1980年起,實質收入不變或微減;在1980年,頂層家庭平均財富多於底層家庭6倍,目前比率升至逾10倍;只有三分之一底層家庭把入息儲蓄。

鋪天報道動盪添焦慮

達利奧更發現自1980年起,扣除稅項後,頂層家庭淨收入增長快於底層家庭近3倍,即使後者享有政府補助。底層又劃分為3個階層,當中收入最高的兩成人口,跟收入最差的兩成人口比較,收入增長出現重大差距,有關問題在2008年經濟大衰退(Great Recession)期間及隨後更加顯著。基於互聯網及社交媒體傳播資訊,底層家庭深知自身處境惡劣,特別關注貧富懸殊問題,日漸厭惡現狀。

佔人口四成的頂層家庭中,收入較差的階層稱不上「富裕」。除了佔人口兩成的最高收入階層,每個家庭某程度上都要掙扎求存。市場調查機構Statista的數據顯示【圖】,家庭年入至少7.5萬美元才能晉身頂層家庭。然而,筆者認為年入7.5萬美元算不上富裕。達利奧把佔人口0.1%的最富有階層跟低收入的九成人口比較,才能顯露貧富懸殊問題。「平均」一詞十分誤導,把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或股神畢非德(Warren Buffett)的身家計算入內,頂層平均淨值大增,但當中超級富豪實質為數不多。

自1980年代起,大部分頂層以為經濟躍起,將人人受惠。他們只估對一半,人人確實受惠,可惜受惠程度不同,而且很多家庭屋漏兼逢連夜雨。不同收入階層都留意到,他們的生活跟收入最高的一成人口或佔1%人口的最頂層存有很大差距,而且差距不斷擴大。雖然很多非洲、亞洲及拉丁美洲人民認為美國「貧民」的生活遠勝他們,但美國低收入人士卻不會認為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美國心理學會(APA)每年進行美國壓力調查(Stress in America),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大家並非開心快活人。大部分(59%)受訪者認為美國現在處於「國家歷史的新低點」。筆者認為研究結果有點誇張,因為美國人在內戰期間互相殘殺,1873年經濟恐慌(Panic of 1873)及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也絕非好事。然而,當時的人並未通過手機觀看互相廝殺;現在大家卻看到手機直播,增添焦慮。筆者回想年輕時,才意識到直到1960年代末,我們這一代才通過電視及報章,首次在家中面對戰爭實況。當時傳媒鋪天蓋地式報道社會動盪,預兆了現今互聯網及社交媒體的「盛況」。對局勢缺乏真正認識的人,通過互聯網及社交媒體,對各式各樣事物進行即時分析。互聯網已成為各種陰謀論調的駭人溫床,令人最為沮喪。

不過,引發美國人憂慮的原因卻饒有趣味。榜首是醫療,且以大差距領先第二位的經濟問題。略超過三分之一受訪者認為經濟引致壓力,比率有點低。「稅率高」排在頗末位置,只有28%受訪者認同,反映大部分所得,由一小撮人負擔。「失業及薪酬低」同樣接近榜末,只有22%受訪者受此困擾。本應上榜的家庭債務卻未打入榜,筆者常談論政府債務及退休金債務問題,但大部分人更關注按揭、汽車及信用卡欠債。

德銀的圖表顯示1992年至2016年的家庭負債比率,反映在24年內,佔人口兩成的最低收入階層負債增加超過一倍,佔人口八成的較低收入人士債務大增;收入較高的9.9%人口負債微跌,收入最高的一成人口債務減得更多。

醫療突破難治社會傷痛

數據並未列出負債的原因,部分債務最終取得收穫,例如買下具價值的住宅做按揭,利用助學貸款進修增值。筆者敢打賭,大部分貸款已花光,用來購買不能保值的東西。這些難以償還的債務最終變成部分債主資產負債表的資產,包裝成為資產抵押債券出售,可能賣給互惠基金或與大家有切身關係的退休金基金,通常屬於高回報金融產品,但帶槓桿風險。

償還不了的債務就不會還債,於是又重蹈覆轍,有人要負擔損失。在上次經濟衰退,銀行得以將其大部分虧損轉嫁納稅人分攤,筆者不肯定這次能重施故伎。這未必帶來身體痛楚,惟金融與就業問題帶來的苦楚也具切膚之痛。醫療突破不斷出現,但難以治癒所有疾病及癒合各類傷口,人人仍然受苦,需要治療社會傷痛。

大家一直認為「工人階層」就是並非做生意的老闆,亦非醫生、律師或會計師的「專業人士」。不過,筆者發現「工人」階層與「服務」階層有區別。工人階層擁有技能,通常能索取相當不錯的薪酬。

酒店及餐廳店員、零售業售貨員、一般勞動工人等屬於「服務」階層,這類工作只要求熟手毋須在職訓練。由於行業競爭大,老闆難以獲得利潤,只能壓低工資幫補。老闆能夠得逞,在於求職市場求過於供。加上奧巴馬醫改規定公司僱用超過50人必須為長工購買醫保計劃,老闆為省錢就愈請愈多兼職。

美國面對的壓力愈來愈大,達利奧指出頂層跟及底層的貧富差距不斷擴闊。筆者想到帕雷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的二八定律,意大利經濟學家帕雷托(Vilfredo Pareto)注重意大利兩成人口擁有全國八成土地,得出八成結果源於兩成原因的結論。

目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將長期不會改善,如果樂觀地假設,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未來15年經濟以每年5%幅度增長,則經濟規模增近一倍。但頂層跟底層的貧富距離會拉闊嗎?筆者肯定身家超過1000億美元的富豪數目更多。

然而底層的生活有改善嗎?筆者絕對肯定他們生活得更好,得以享用更佳醫療,健康得以延長;食物售價下降,享受更多服務,惟底層與頂層的貧富差距更大。除非社會找到減壓方法,改善收入不均,並處理有關問題,社會氣氛將日益緊張,分歧更大。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逢周四在《信報》及信報網站www.hkej.com刊出。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