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4日
在學術界中,有一個行為經濟學叫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其意思就是「敝帚自珍」,把自己家裏的破掃帚當成寶貝,比別家的新掃帚更有價值,亦即是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很珍惜。西方「敝帚自珍」的學說,1980年由塞勒(Richard H. Thaler)提出,一個人對擁有的資產價值評估,要大於沒有擁有這項資產的時候。
塞勒當年在加拿大做了一個這樣的實驗,他有兩組學生,第一組學生塞勒為他們準備了幾十個印有名校和校徽的馬克杯,這種馬克杯在學校超市的零售價是5元,拿到教室之前,塞勒問學生願意花多少錢買這個杯子,答案介乎0.5至9.5元之間。第二組學生塞勒先送給他們一樣的馬克杯,之後塞勒說杯子不夠,需收回一些,塞勒讓大家每個人都寫出自己願意以什麼價格賣出這個杯子,最後實驗結果是第一組學生平均以3元的價格去買一個馬克杯,但要第二組的學生去出售自己已經擁有的杯子時候,出售價就增加至7元,而這就是稟賦效應。
出入自如 平均注碼
塞勒為行為經濟學的重要開創者,去年因其學術成果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塞勒學術上有趣的地方,不單是其研究打破以往人類合理邏輯的界限,更是把其使用研究在現實生活當中。1993年,塞勒成立基金公司,專注美國中小企業股,用行為經濟學理論管理基金,其基金2015年規模翻倍至37億美元,2017年資產總規模已達60億美元,基金過去5年中大多數時間裏都跑贏標普500指數,靠的就是其他投資者犯錯。
你會話塞勒是教授,對一般投資者又有什麼關係?眾所周知,高賣低買是傳統智慧,騰訊(00700)股價上到476元你不敢賣,跌到349元你又不敢買,人的行為往往與理想相反。想深一層,這亦與塞勒的稟賦效應有關,一個人重倉一隻股票的時間,往往有如「墜入愛河」,與股票難捨難離。
人性就是這樣難以改變,所以要做到高賣低買才這麼難,要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覺得有一個易實行又方便的方法。
第一步就是控制注碼,注碼大小因人而異,而注碼大小決定在於你的承受能力,一隻股票升令你異常興奮,而跌時異常緊張,明顯你就是注碼太大,控制注碼到一個點是你「出入自如」,就是合適點。第二步就是平均你的注碼,不要確信你在某一隻股票上面有特別的優勢,解決「過度自信」的問題,這樣才可以在股海長做長有。
本人及與本人有關之戶口沒有持有以上股份及相關衍生產品權益。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hkej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孳息曲線順向 經濟也可衰退 |
上一篇: | 投資不要總覺「隔籬飯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