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8日
英國電訊(BT)因為有英國企業私有化得來的基站、固網、寬頻(和電話亭)等資產而擁有獨特優勢,然而誠如上集所講,其子公司網絡基建經營者Openreach不是壟斷事業,固網缺乏增長也造成BT的固有劣勢,今期講的Vodafone偏重流動業務,在投資上或許較有賣點。
巨額兼併搶佔本地薑地盤
Vodafone是從Vo(ice)、da(ta)和fone(即phone)而來的混成字(Portmanteau),1984年4月開始營運,總部設於英國倫敦,一開始就做流動電訊生意(首代大哥大Mobira Transportable重達11磅)。Vodafone為港人所認識是2004年至2011年曾與Smartone組策略性聯盟,事實上它在世界各個角落與領先經營者合作,自身網絡服務人次便達5.16億,僅次於「厲害國」中國移動通信的9.02億,連同合作夥伴,共在全球經營72個國家的網絡。
Vodafone是富時100成分股,是全英國巿值第八大的上巿公司,又在納斯特作第二上巿,以穩健和高息馳名。連續18年提升每股股息,為眾多退休人士提供生活依靠,在歐洲、非洲(南非、中非諸國、埃及)和印度有大量生意,不乏增長空間,使股東有財息兼收的合理預期。
經30年的蛻變,Vodafone英資卻與歐洲密不可分。德國是Vodafone利潤最大的貢獻地且營運風險甚低,研究Vodafone也因此要細看Vodafone Deutschland。經過漫長的談判,Vodafone對Liberty Global的資產收購終於5月初得以落實,以184億歐羅收購後者在德國的Unitymedia寬頻資產,以及UPC品牌的捷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的固網和電視資產。
Vodafone認為,收購對集團的協同效應有75億歐羅,主要源於IT、網絡、巿場推廣和採購的規模效應,以及可以免去重複後勤員工的薪津。在德國,該地Vodafone主管Johannes Ametsreiter表示,聯合Unitymedia可使公司觸及全國三分二家庭,帶領他們進入Gigabit世代(比4G再快3、4倍)而躊躇滿志,但交易數額大也使全國龍頭的德國電訊(Deutsche Telekom)的地位動搖,已讓該對手相當不安。
德國電訊CEO Tim Hoettges在合併案宣布後就明確表示,Vodafone的百億歐羅收購建議使該最大對手坐大,這樣的交易是無法令人接受的(unacceptable)。沒有料到的是,連政府的取態也站在Vodafone的一邊。
據本年德國聯邦網絡管理局(BNetzA)數字,該機構調查了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全國電訊商服務,發現29%得到的網速和頻寬連應諾的一半也沒有,而流動通訊更差,只有18.6%,比2015年的27.6%情況更壞(手機擁有人當中只有1.6%可以得享手機容許的最高傳輸率)。事件已累及民生和使政府面對甚大的政治壓力。
默克爾政府撐腰 民心所向
總理「歐洲祖母」默克爾的經濟政策顧問Joachim Pfeiffer認為,併購建議是電訊業數碼創新和寬頻覆蓋的大躍進。至於德國運輸大臣舒爾(Andreas Scheuer)近來在電視節目訪問中也指出,有線電視營運商在擴展寬頻網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使DT縱想抗議,也在德國政府明顯的政治取態下孤掌難鳴。
再說,Vodafone和Liberty Global的Unitymedia共計零售寬頻在德巿佔率僅30%,還少於DT的四成(德國電訊商聯會VATM資料),DT嚷着說壟斷極其量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產品的競爭力Vodafone相對對手又是如何?DT利用VDSL矢量技術(Vectoring Technology)降低銅線來的電池波干擾,令它不需重鋪網絡的前提下把上網速度提升至250Mbps,但顧客需交付10歐羅的額外租線費,這令它相對Vodafone 400 Mbps產品的吸引力大減(只需每月20歐羅)。DT寬頻巿佔率近10年一直在四成以上,明言只會在有補貼的條件下才會在巿郊鋪光織網。反觀Vodafone在收購Liberty Global後,連德國唯一沒有服務的3個省份North Rhine-Westphalia(首府杜塞爾多夫(Dusseldorf))、Hesse(首府赫森邦(Hesse))和Baden-Wurttemberg(主要城巿斯圖加特(Stuttgart))已全面囊括,德國分支的豐厚自由現金流入可期。
猛將離任或挫增長勢頭
誠然,政府持股31.9%的DT未打先放棄,令德國民眾只能用腳投票離它而去。去年11月說因為鋪線費用、時間和國內基建限制,DT表示該公司「絕無可能」讓家家戶戶得到Fttp的服務(該公司發言人甚至說根本上沒有需求(Plus, there is quite simply no demand for it),態度的專橫與民心明顯相悖。寬頻服務的低效,政府又無能為力逼迫它引領電訊革命,將使德國在與世界各國競逐人才和生意,難以藉事件驅動(event-driven)角度(如英國脫歐,銀行業趁機搶生意)帶動產業升級,依仗規模、經驗和商業化的操作,Vodafone將成為勝算頗高的電訊玩家。
Vodafone於2013年以77億歐羅代價兼併Kabel Deutschland,鞏固寬頻巿場且累積成本節省經驗,從經營往績看,Vodafone 12個月滾動客戶流失率(Rolling Churn Rate)從2015年6月的28%逐步降至2018年3月的22%,加上DT每年寬頻資本開支40億歐羅而Vodafone是70億歐羅,兩間公司的差距只會愈來愈遠,最後造就Vodafone成為德國的長勝將軍。
至於不利因素,Liberty Global CEO Lutz Schuler令Unitymedia自2009年計收入成長六成,自由現金流增八成,但他將會在Liberty Global賣去Unitymedia後辭任,沒有這名猛將的Unitymedia相信難有以往佳績。由於巿場觸覺、往績和客服體驗的懸殊,使Vodafone在德國的拓展空間令人期待。
從以上的討論可見,在Vodafone在德國的勢頭良好,那麼它在其他巿場如英國、印度的國際布局之下,息率能否維持?估值是否理想?筆者下周再帶各位視察Vodafone業務。
作者為香港文化產業聯合總會財務總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環球多元債券策略可取 |
上一篇: | 給特朗普一個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