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7月24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退休投資與百萬富翁

7月23日,周一。今讀「新聞點評」欄主高天佑大作,發覺高踞作者心目中「殺死中產兵器譜」第三位的強積金,確實面世咁耐畀人批評咁耐。積金局建議分兩階段把強積金供款上限提高至每月2400元,少不免又有一番爭議。

老畢一把年紀,發火都留番畀後生仔,但高天佑鴻文引發在下念及美國的401(k)退休金計劃,花了點時間查看資料,倒發現不少值得跟讀者分享的素材。

美國的401(k)計劃,性質屬延後課稅儲蓄工具(tax-deferred savings vehicle),美國政府把相關規定於國稅法第401(k)條中列明,是以得名。該計劃由私人機構提供,僱員可選擇參與或不參與,僱主也有提供或不提供的自由,名副其實你情我願,不存在「焗賭」的問題。有趣的反而是,選擇提供401(k)計劃的僱主,按法例必須對所有僱員公平開放。在高天佑眼中,強積金乃特區政府焗市民賭,惟美國政府所做的,卻是全力確保所有私營機構的員工皆可參與「賭局」;亦即是說,想賭唔可以唔畀人賭。

退休儲蓄無非為了老有所依,跟賭博完全是兩回事,只因供款人投資選擇涉及股、債、商品等資產類別,以「賭」作比喻,純粹增添讀趣而已。再說,MPF屬強制性,401(k)則為自願性質,香港至今仍未推出全民退休保障計劃,港美打工仔並非置身同一天空下替退休生活籌謀,兩地情況難以直接比較。然而,以性質劃分,強積金與401(k)皆屬「界定供款」(Defined Contribution,簡稱DC)計劃,除僱員供款外,僱主亦會按員工入息比例作出配對供款。從這點着眼,強積金跟401(k)確有一定程度的可比性。

在瀏覽美國退休金計劃時,老畢發現三個十分有趣的環節,「過癮」之餘,對為退休盤算的打工仔亦可帶來啟發。

揸住幾多錢先夠過世?

一、退休要有幾多積蓄才夠,沒有適用於所有人的答案。可是,說到揸住幾多錢先夠過世,港元1000萬、美金100萬這些「大數」,相信乃港美兩地退休人士皆可接受的「基準」。

老畢很好奇,在401(k)賬戶持有人中,已跨越100萬美元「財務自由」最低門檻的美國打工族到底有多龐大?一查之下,方知達標者佔全部供款人比例出奇地低。

以富達(Fidelity)的401(k)產品為例,百萬美元「富翁」最新數字為15.7萬人;另有14.8萬客戶於401(k)以外的個人退休金戶口(IRA)擁有至少100萬美元積蓄。兩者相加,也不過佔富達退休計劃參與者總數的1%!

以現有身家百萬美元或以上人士佔美國人口約5%(20人中只有一人)為參數,結合上面提及的退休金戶口現狀,要在退休之日躋身「百萬富翁」行列,恐非一般美國打工仔可以奢求。

有多少人選擇「供盡」

二、與本港強積金一樣,美國401(k)計劃亦設有供款上限,政府每年都會檢討並決定是否調整金額,2018年的上限便較2017年調高了500美元,達1.85萬美元(不包括僱主配對)。老畢感興趣的是,在有選擇自由下,401(k)供款人中有多少會自願「供盡」,即按一年1.85萬美元(折合港幣14.43萬元)的極限供退休金。

根據基金大戶領航(Vanguard)的統計,在年薪5萬美元的客戶中,約4%選擇供盡。年薪5萬至10萬美元的客戶中,有11%這樣做。在年薪10萬美元或以上的領航401(k)賬戶持有人中,供盡的比例進一步增至32%。

三組數字中,最值得一談的是年薪最低、即5萬美元那一組。年入5萬美元,折合港幣就是39萬元,拉勻每月3.25萬元,在香港算不得好亦談不上差。然而,以這個收入水平,美國401(k)參與者如自願供盡,一年供款1.85萬美元,在5萬美元年薪中佔比高達37%!按照領航的數字,作此選擇的供款者只佔全部401(k)客戶的4%,惟100人中有4人,等於每25人中便有一個。從這個角度着眼,視退休生活安穩妥當為頭等大事,心甘情願節衣縮食不看戲不旅行之輩,委實非想像般稀有。

三、愈早作儲蓄性投資,愈能享受複利的好處,實現財務自由便愈有把握,阿媽係女人而已。話雖如此,老畢仍然很想知道,供盡401(k)上限1.85萬美元,假設65歲退休,年均投資回報要多高,方能達到100萬美元的財富目標。那視乎供款人什麼時候起步,30歲出發,回報要求為每年2.2%,40歲是5.4%,50歲才開始,年均回報得高達14.5%才有指望。戰績如此輝煌,只怕巴郡也有個位置留給閣下了。

人算不如天算

關於退休投資的討論,大部分皆屬紙上談兵,真正重點不在以計數機算出退休之日有沒有100萬美元、1000萬港元,而是有得必有失,每個人的輕重配置都不一樣;加上世事無常,人算不如天算,睇落盡在掌握的事,到頭來未必就能如願。祝一切安好!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