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7月21日

高占 前瞻致勝

倫敦金騙案為何繼續發生?

前周本欄一篇有關投資騙案的文章意外地獲得不錯反應,在此先多謝各位讀者支持,亦希望大家能提高防騙意識。社會上的騙徒多不勝數,投資陷阱的形式五花百門,不少都是舊酒新瓶,上次文章提過的倫敦金騙案最近就成了熱門新聞。

詐騙集團利用手機通訊程式及社交平台展示大疊鈔票、名車、名錶等炫富照片,以美女或美男的身份積極誘使他人投資「高回報,低風險」的倫敦金,聲稱有專業團隊管理可以快速獲利。當受害人簽了投資授權書之後,騙徒就會在最短時間內作出最多買賣,務求無風險地把佣金最大化,當事主上門投訴後,騙徒便會使出Plan B,建議加錢由「資深投資專家」操作務求能反敗為勝,結果當然是輸光投資本金。

據報道,今年頭5個月倫敦金騙案涉及款項已達5900萬港元,可見「行騙市場」之大。有留意新聞的市民都會十分清楚倫敦金騙案的運作原理,只是手法及目標上稍有變動,問題在於為何一直有人受騙?

簡單來說,是貪心與色心所致,另外最近有八十後新婚夫婦月入3萬頭,卻因為地產經紀聲稱一定可以做到八成按揭,決定買入一個作價720萬元的大圍新盤,結果入息不足被拒絕申請八成按揭,經紀亦否認曾作出有關承諾,最終買家飲恨地表示「辛苦儲錢被人整走咗」。筆者相信以上兩個個案或很多投資騙案的受害人都是錯誤地相信了別人,中伏前或者會有些擔心與懷疑,但覺得自己「handle到」最終便墜入陷阱。

行騙市場愈做愈大

雖然不是每個騙子都有讀過心理學,但老練的騙子往往極善於激發別人貪念及博取信任,可能比那些具有心理學位的人更能徹底地活用心理學。如何決定一個投資項目是陷阱還是機會,經紀是騙子還是合作夥伴,如何保障自己免受金錢損失,這與你是否專業人士、有無財務學學位或有否考獲CFA完全無關,而是取決於判斷力及自制能力。

本港家長不少過分着重子女學業成績,補習之餘又要上多種不同的興趣班,互相比較硬實力而輕視了其他軟實力,判斷力及自制力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行騙市場」仍有極大增長空間。

愛因斯坦有一句話很有道理:「所謂的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的東西全忘光後所剩下的東西,教育的目的是在於培養出可以有效解決社會上各種問題,也能獨立思考並付諸行動的人。」

作出重大投資前,最好先向有經驗的朋友請教意見,在網上預先搜集一些反面資料,並想一想如果輸了這筆錢會怎樣,如果覺得是風險偏高,可以先小注試水溫,若認為風險可控,進行投資前也可以先制定應變計劃。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