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20日

麥狄文 金融街密語

杜絕殼股 不如設恒常機制監管

上期阿Man講過,監管機構對於啲非持牌人士涉嫌違規及違法,好似冇王管咁款,不過對於持牌人士同上市公司嘅不合法行為,當然嚴打。就算未去到違規,對於踩鋼線行為,監管機構一樣睇到實,呢期就講到明要打擊殼股買賣,即係對於back door listing行為唔多贊成。

港交所三招趕絕違規

剛剛港交所(00388)嘅集團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科主管戴林瀚預期,本月尾或下月初會發表有關借殼上市諮詢文件,有意利用三招去打擊買賣公司上市地位嘅活動,簡單嚟講,就係打擊買賣殼股活動。

三招建議包括收緊現金公司嘅定義,反正公司得番現金,仲要上市地位把鬼;仲有係規定公司必須維持足夠業務「及」資產,業務都唔經營,仲要資產又冇,債亦唔慌會有,倒不如取消其上市地位,擺明杜絕靚殼交收正負零;最後一樣係收緊反向收購規則(Reverse Take Over)RTO,唔畀你啲友仔吓吓借殼注入業務走後門上市,新舊殼主想拍住拖分段交收隻殼一樣無得傾。

雖然港交所指殼股買賣活動只佔整體市場一小部分,但引起投機交投以及市場操縱又確係事實。睇番近呢三年嘅啤殼公司愈來愈多,特別係建築殼更加充斥主板及創板。

建築板塊成重災區

講到近年最出名嘅建築殼股,有翠如BB之稱嘅聯旺(08217)可以話名氣盛極一時,而其股價走勢及控股變動,更活脫脫係一間上市公司,由啤殼到賣殼嘅過程。阿Man喺兩年前亦曾經喺本欄品題有關啤殼流程,甚至係殼花買賣,而聯旺上市之初,圈內人亦心知肚明,又係另一個啤殼賣殼花的故事。

上市公司集資,利用平台籌錢,再把業務做大做強,本來就係上市最原始嘅用意。但近年內地唔少企業為咗繞過上市審批,透過買入香港嘅上市公司再注入業務借殼,盡快取得喺香港股市嘅上市地位的情況愈見普遍。唔少上市公司掛牌多年後,股份交投疏落,令上市地位失去再融資功能,倒不如把心一橫,把上市地位賣出,而近年喺市場需求有增無減之下,殼公司嘅價格確見顯著上升。

正正因為殼公司有價有市,衍生出專業啤殼呢個行業,更締造一個三贏局面,包括有合資格業務可上市公司、需要透過走後門盡快上市嘅內地企業,以及一班專業幫人搞上市嘅財務顧問團隊,透過啤殼、買賣殼而爽撈一筆。

禁「圍飛作歹」更實際

不過呢幾年監管機構一路收緊,但殼價卻節節上升,原因係對應「殼股買賣」嘅條例一再收緊,令最終真正符合「殼股」資格的上市公司「殼」,無論主板、創業板都愈來愈少,但市場需求卻未有下降,供需失衡下,殼價只有愈舞愈高,有價有市。正因為殼股有價,啤殼集團索性利用GEM上市門檻較低之便啤殼賣殼花;監管機構亦只有移船就磡,提高兩板的上市門檻,或加緊審批尺度,變相令上市資格提高及審批時間更長。惡性循環之下,更多有意來港上市嘅企業,便轉向尋求借殼上市之路。

其實對於一部分股價長期低迷、交投疏落、唔生唔死嘅上市公司嚟講,控股權易手,新股東注入更有前景嘅業務及資產,對於小股東嚟講未嘗唔係好事。

與其杜絕所有買賣殼活動,倒不如設立一個恒常監管機制,把相關活動納入常規監管下,甚至喺上市條例作修訂,以及加強管制「圍飛作歹」嘅行為,總好過把所有買賣殼活動一刀切。

麥狄文(徐狄怡.證監會持牌人)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