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5日
一如市場預期,聯儲局昨天宣布把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1.75厘至2厘的水平。不過,人民銀行卻未有如此前幾次一樣,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昨天甚至再向市場淨投放700億元(人民幣.下同)。面對歐美「收水」,中國似乎有不一樣的部署。
聯儲局落實今年內第二次加息,而隨着美國經濟向好,市場對美國今年加息次數的預期,亦由3次增至4次。歐洲央行方面則有意通過縮減購債規模,以結束持續逾3年半的量寬政策。
美國持續加息,此前市場一度擔心人民幣滙價或會受到壓力,迫使中國亦要跟隨加息。只不過,結果完全相反,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滙價不跌反升。所以前幾次美國加息,中國還輕微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但今次人行卻選擇完全按兵不動。
稅期高峰至 持續淨投放
人行近日甚至反其道而行,連續向市場進行淨投放。昨天人行便進行了合共1500億元的逆回購,對沖到期的800億元逆回購後,實現700億元淨投放。而此前兩天,人行已合計向市場淨投放了1000億元。
人行持續「放水」,主要因為內地稅期高峰將至,市場資金需求偏高,所以人行透過逆回購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事實上,人行小量「放水」維持了市場流動性的穩定,但短期銀根偏緊的局面持續,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種已連升5個交易日。
人民幣滙價穩定,通脹保持在低水平,加上國內銀根偏緊,令人行得以選擇不跟隨美國加息。除了貨幣供需因素,內地當前經濟發展看似穩定,但亦存在一定隱憂,昨天公布的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0359億元,按年增長8.5%,增速較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消費增速回落,顯示經濟復甦動力並沒有市場想像中那麼強勁。
為了促進經濟增長,人行今年其實做了兩個動作,變相「放水」,包括4月份降準1個百分點,以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其後又在6月份宣布,擴大MLF擔保品範圍。
放寬房貸審批 樓市成大贏家
不過,在看似「放水」的同時, 5月社會融資規模只有7608億元,比市場預期的13000億元,以及4月份15605億元大減。可見去槓桿的工作仍在持續,人行談不上真正「放水」。
結合近期人行的做法,筆者相信人行既不想加息,亦不打算「放水」。人行在維持短期銀根穩定的同時,亦持續加強去槓桿工作,同時亦希望壓抑企業借貸利率高企的問題。
利率不降,但實際的去槓桿「收水」,令流入股市的資金受限。不過銀行對房貸的審批卻更為鬆手,難怪最近內地樓市再度旺起來。新貨幣政策下,房企成為最大贏家,2018似乎又是樓市跑贏股市的一年。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印左右全球原油需求增長 |
上一篇: | 險企受追捧 成逆市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