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9日

Anson Sir 型格理財

買什麼會高風險低回報 ?

古語有云:「回報與風險成正比。」我們經常聽到投資顧問說出這句「廢話」,現實上無論你有多少錢也好,也還是想找低一點風險、高一點回報的投資,從而在投資界跑贏別人增加購買力,但高回報的投資又真的伴隨着高波幅或某些風險,所以我們在選出合適回報的投資後,找出什麼東西在影響風險,同時了解波幅的意義,若能減低風險至可接受範圍便可以考慮投資(前提是你並非那種輸打贏要的人)。這個問題介乎於期望性問題與好奇性問題,視你的傾向而定,若你是好奇性及建設性地問,便可進行主動式減低風險的行動,而非被動尋找不存在的零風險高回報投資。

改掉無耐性驚青性格

筆者的見解與一般投資顧問不同,認為風險是有分內與外,而且投資的風險以內風險為首,內風險是指投資者的性格風險,外風險是指投資資產本身的風險,例如有些人總喜歡低位觀望高位追貨,除非這類人找到一隻「必勝時時升股」,否則很難賺錢,特別是那些觀望很久但一持有便急着放的「無耐性假投資真投機驚青者」,大多輸錢收場,又或是炒來炒去得個桔。

一個不明白金融規則自以為是的不成熟投資者,本身已把風險提高了不小,要找低風險便先把自己的「反賺錢習慣」改好吧!

可以基金形式買債券

外風險是一項投資的潛在突發波幅與一般價格波幅,高潛在突發波幅但低一般價格波幅的,是指有些投資一直升沒有下調,但一調整就容易急速直落,高風險的債券或許可歸類為這種情況,高息債券是沒有事的時候可以收高息,但當公司突然要破產時,則隨時有機會沒有錢還債,那該債券一跌變是零價值。

量度這類債券的歷史波幅簡直是浪費時間,若果要減少這類風險,便是用分散投資,例如以基金形式買入相關類型債券,那100間不同公司的同等價值的債券有一間突然死亡,也只是少了1%而不是100%。

不過,基金的缺點是價格因為一系列高風險債券違約而慢慢跌,變了慢火煮青蛙而錯過逃亡時機;同時因為價格會變而令你可能想提早沽出,錯過長線投資機會,這就只能選擇接受一般波幅去投資了,並且要留意金融災難出現時的相關波動。

大波幅但不是即死類的投資的風險,隨着時間及價位而變化會產生波幅,因為投資者的情緒相對不穩定,有時亢奮有時悲觀,高位投資的風險比低位風險較高,因為當人人瘋狂買入時會把價格捧至不合理價位,此時你才買入,多半因為自己想跟風而不是理性判斷,容易出現上面所說的內風險,而價格高出「合理值」便是值博率降低、風險提高之時。

支持整個投資不斷上升便是所謂的趨勢,亦即是整體信心有沒有下降,你想要較低風險炒賣這類股票或投資這類資產,便要死記住低買高賣這四個字,在未失趨勢的大前提下,當處於低位時「勇敢」買入,高位時便「果斷」賣出,因此要減低這類投資的風險便是要與大市對着幹!沒有逆向思維者可以打消這個念頭,若你能熟悉技術分析的技巧,加上這種果敢行事的態度,便能大減投資這類大波幅資產的風險。若能照上回所講,有限度分散投資便更能達到減低風險的效果。

不斷遵循以上遊戲規則便可長期減低風險,人人怕在下跌的時候買股,但在支持位的風險買入比起高追為低。

另一個減低風險的方法是,突破橫行區後買入,相對還未確定大戶是否想買上或是趁高位散貨,股價突破更能夠顯示後市方向,但有時出現的假突破便令人怕了在突破位買入,而且高價買入也並非人人所好,所以分注入市便能減低錯判入市時機的風險,缺點是賺得不夠盡,且又要多分析一次,花心神及時間。

精選投資問題大集合.二之二

Q&A電郵:[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