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7日

習廣思 信筆攻略

美元氣焰受挫 港股悶局擺脫

若問6、7月有什麼因素能打破恒指上落市悶局,本欄相信最重要的還是美元走勢。無論歐洲還是中國,近期經濟數據都擺脫首季的弱勢,美國經濟的相對優勢可能減弱。加上,美國減稅後,財赤日趨嚴重,政府發債額龐大,美元有轉弱的基本因素。

近兩天金屬價格蠢蠢欲動,銅價過去4個交易天升近6%,也是美元轉弱的結果。本港的江銅(00358)【圖1】及紫金(02899)昨天起動,若美滙指數繼續走弱,則有色金屬板塊將跑出,受惠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的板塊如航空、內房會有較好表現。

歐央行要員齊唱好經濟

美滙指數走勢近周有轉弱之勢,技術上RSI已離開超買區【圖2】,可能已結束自4月中以來的升勢。美元4月中之後的強勢,主要由於歐羅區、英國以至新興市場首季經濟數據偏弱,相對而言,美國經濟較強,10年期美債孳息抽高至3厘以上,美債與其他國家的債息差距擴闊,資金湧回美國。

再者,意大利民粹政黨籌組新政府,搞出一場政治風波,歐羅急挫。事後回看,這可能是歐羅區最後一個壞消息。

近期歐羅區經濟數據有好轉跡象,儘管意大利民粹政府傾向增加開支,派糖予選民,財赤無可避免會增加,與歐盟的要求有所衝突,這是歐羅區的潛在風險,但不會即時爆發,今年餘下時間市場焦點會放回經濟表現及央行的貨幣政策上。

貨幣政策方面,歐央行行長德拉吉面對的收水壓力愈來愈大,昨天多位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均表態對經濟及通脹達標有信心。當中,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Jens Weidmann)表示,市場對年底停止買債的預期,是有可能實現的。

另一位委員、來自荷蘭的諾特(Klaas Knot)亦表示,隨着通脹前景穩定,區內經濟已較少依賴刺激措施,故應該盡快結束買債計劃。一向立場屬於溫和派的普雷特(Peter Praet)指出,工資增長加快及經濟持續增強,令央行的2%通脹目標將可達到。

歐央行下周四議息,並一併公布經濟前景預測,調高今年通脹的機會不低,因為自3月議息後,歐羅兌美元跌了不少,刺激進口品特別是原油產生的物價上漲壓力。歐央行3月預測今明兩年通脹均為1.4%。

「雙印」央媽堵走資見效

美元轉弱,是新興市場的救命草。近月美元強勢,資金流出新興市場,返回美國。近周資金似乎開始對新興市場有差別對待,拉美的墨西哥披索、巴西雷亞爾及土耳其里拉兌美元的跌勢仍然未止,但亞洲「雙弱」印尼盾及印度盧比則持續反彈【圖3】,國際資金看來較為看好亞洲,印尼及印度央行先後加息壓住通脹,吸引外資回流,看來政策效果發揮了出來。

油價升、貨幣跌,對依賴進口原油的新興經濟體是雙重打擊,若能穩住貨幣,油價近期回落的趨勢又能持續,則「雙印」的宏觀風險可減低,對整個亞洲市場的投資氣氛有利。

當然,政治風險仍會失驚無神出現,本周末七大工業國首腦會議,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四處撩起關稅戰,其餘六大早已講明會報復,老特去到開會多數係面左左,德國總理默克爾昨天預言開完後很可能沒有聯合聲明;換言之,同老特唔會有乜共識。

貿易戰驚嚇程度大減

另一邊廂,中美貿易談判結果能否落實,很視乎特朗普會否如之前所言,對500億美元中國貨徵收25%關稅。若老特真係咁做,則中國話今年向美國增購的270億美元貨品將凍過水。

不過,觀乎近年的政治事件,經過一段時間發酵後,當市場適應了,威力自然下降。老特掀起的貿易戰驚魂已搞了幾個月,效應將逐步被淡化,老特一向喜歡「大人」,當對手齊齊大番佢嘅時候,佢可能會退一步,睇吓攞到乜嘢甜頭,與各國同一時間打起貿易戰,美國都會吃不消。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