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6日
近日市傳中國將廢除計劃生育,嬰兒概念股逆市受捧。其實,內地生育政策近年已由一孩轉為二孩,但生育率未見回升,令人擔憂勞動人口的持續減少或危及經濟增長。
不過,隨着自動化生產的普及,機械逐漸取代人力生產,勞動人口對經濟的影響下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動力,不再與人口掛鈎。
198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政策帶動下,中國經濟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市場普遍認為,中國龐大的人口基礎,為企業帶來廉價勞動力,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根本因素。
自動化可減少勞動力
如今中國總人口已超過14億,但實行了超過30年的「一孩政策」令出生率低迷。勞動人口持續老化的同時,新生人口數量卻跟不上。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0199萬人,比之前一年減少了548萬,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9%,內地勞動年齡人口已連續六年下降。
勞動人口的減少,令中國工資水平上漲,促使近年勞動力密集行業的轉變。企業遷到工資水平更低的東南亞國家,部分則提高機械自動化生產水平,以減少對勞工數量的需求。
為了增加勞動人口,中國近年逐步放寬生育政策,由「雙獨二孩」,到「單獨二孩」,再到全面二孩。不過,2017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比起2016年的1786萬出生人口,以及12.95的出生率均有所下降。
過去數十年來政府的宣傳,已令不少人對生育的欲望下降,加上樓價上漲,育兒成本增加等,均阻礙生育率的回升。縱使近期有傳中國今年內全面放棄計劃生育,但從過去幾年的發展趨勢看來,相信生育人口數字仍難以大幅提升。
追捧嬰孩概念 炒作短暫
以往,每當中國放鬆人口政策,嬰孩概念必定受到追捧。兒童用品、奶粉股等,逆市均造好。近日相關消息傳出後,市場亦一度掀起炒風。不過,參考過去兩年內地出生數據,市場對今次政策的憧憬有所下降,炒作亦十分短暫。以蒙牛乳業(02319)為例,過去一周的股價亦跟隨大市下跌,跌幅超過2%。
以目前各大行發表的報告看來,大家似乎均對廢除計劃生育後的出生人口沒有太大期望。不過,出生人口持續減少,是否將直接影響到中國經濟增長,市場看法仍存在分歧。
事實上,有關智能化機械生產亦是近幾年市場熱烈討論的話題,此前便有不少文章提及,未來二十年,或有多種工作會陸續被機械取代。其中,以重複性且低技術要求的工作,被取代的可能性較大,例如收銀員及司機等。
吼家電股 美的走勢不俗
目前,自動化已令生產效率提升,並釋放一大批勞動力,因此,縱使勞動人口減少,亦不見得會對經濟增長帶來明顯的負面影響。在智能化系統應用更趨廣泛的情況下,勞動人口的質量要比數量更為重要。正如人口數量不多的北歐國家,亦比人口數量龐大的印度有着更高的生產效率。
對投資者來說,與其短炒嬰兒概念股,倒不如關注更多自動化生產設備相關股份。A股市場中,機械人概念股頗多,除了生產設備的企業,家電企業亦因為自動化發展最為完善而被視作機械人概念,包括格力電器(000651.SZ)及美的集團(000333.SZ)等股價走勢向來較佳,值得留意。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滬港通」及「深港通」周五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BB大軍拆債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