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4日
小米正式在香港提交上市申請,作為首家申請「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亦是目前內地最大的獨角獸企業之一,更是中國科技企業「走出去」的重要代表,其上市計劃具有重要的指標意義。尤其今次的上市模式或者成為其他科技企業的重要參考,對於港交所(00388)、投行以及小米來說,均是許勝不許敗的操作。
料先H後A 步向國際化
內地此前提出要支持科技行業上市,市場一度傳出小米或會轉到內地上市。不過,作為一家計劃布局全球的企業,境外融資平台對小米極為重要。所以在香港上市似乎更合乎小米的發展效益,否則未來要從內地調動資金到海外,隨時有機會因資金管制問題而令發展受阻。
當然,此前亦有人猜測,小米或會在A、H市場同步上市。只不過,內地上市程序繁複,排隊時間較長。小米若要等待內地放行,恐怕至少要再等一兩個月。目前市場開始轉弱,再拖下去恐怕難以取得高估值。所以先在香港上市,再以中國存託證券(CDR)形式回歸A股,對公司似乎更有利。
事實上,小米近年的成長,以及高速步向國際化,可說是中國企業成功轉型的其中一個例子。公司以價廉物美的良心定價售出大批手機,並獲得極佳的口碑。同時間,公司亦利用龐大的用戶基礎,嘗試其他商品,從電子產品到家居生活用品,把粉絲經濟發揮得淋漓盡致。
小米可說是中國新經濟其中一個成功的代表,亦一洗過往中國商品廉價且劣質的形象,以價廉物美的新形象吸引消費者,除了成為印度市場的手機銷量冠軍,在不少新興市場均受到消費者熱烈追捧。
集資「走出去」展實力
以目前的發展勢頭,小米大有繼續向外拓展的實力,目前缺的只是資金。所以上市集資對公司「走出去」發展,將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只不過,對於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前景,近期最令人關注的仍是中美貿易戰。美國為阻擋中國科技企業崛起,計劃對中國科技產品加徵關稅,尤其手機等通訊產品,更成為最敏感的話題。
當然,小米並非真正的高科技企業,目前手機產品亦未正式打開美國市場,受到貿易戰的直接影響或有限。
不過,公司積極拓展新興市場,若產品流向美國禁制的國家例如伊朗等,恐怕將迎來無妄之災。
美國將來如何打壓中國科技企業難以預測,企業只能加強自身實力,以抵抗打壓。上市集資有利壯大企業,同時亦能提升公司知名度。公司昨天更宣布,將與長和(00001)合作,在長和旗下3集團與屈臣氏集團網絡銷售小米產品。站在「超人」李嘉誠的肩膀上,有助小米走得更遠。
在香港上市不但為小米帶來了名與利,更帶來更多新機遇,此並非內地上市企業可以達到的高度。縱使內地加快科技企業上市審批,但相信大企業仍會選擇來港,或類似小米先H後A的做法。
目前要說小米才剛剛遞交上市申請,成功與否言之尚早。但作為首宗「同股不同權」的IPO申請,確實備受注目。相信港交所必定加倍留神,保證一切順利,以作為其他企業的示範案例。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H股價值可望重估 |
上一篇: | 大自然加兔寶寶是絕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