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7日
蟬聯香港首富多年的長和(00001)主席李嘉誠,周五宣布正式退休。由二戰難民搖身一變成為華人首富,李嘉誠的「超人」稱號絕非浪得虛名,其發跡史與香港過去數十年來的經濟增長有着密切關係。不過,隨着經濟轉變,近年來,華人首富的地位已被內地年輕富商取代,香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力亦見弱化,在可見的將來,香港似乎難以再造一個新「超人」。
選擇合適時間地點行動
說到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的問題,辛思維的看法認為,一個具能力的人,在對的時間及地點,做了對的事,就有可能成為英雄;相反,若沒有遇上好時勢,再有能力亦難以發揮,只能成為一個懷才不遇的平凡人。
當然,一個有能力的人,不會願意被困在一個沒有發展機遇的地方。正如二戰時期,李嘉誠舉家由潮州逃難到香港,便為其帶來了新發展空間。其後數十年,中國經濟的開放,令香港經濟起飛,當年與李嘉誠一樣逃難到香港的人,只要買了樓或從事出入口生意,大多已成富豪,千萬元甚至億元以上身家的人物,可謂比比皆是。
時勢的發展,曾經造就了香港一代富豪。只不過,最近十年,情況似乎開始出現明顯轉變。內地經濟逐步成熟及開放,令香港作為中間人的角色弱化,在轉口航運方面最為明顯。難怪洞悉先機的「超人」,數年前便把手上多個碼頭賣出。
科技業潛力巨 造就財富
最近五年,市場出現另一個更明顯的新趨勢,這便是科技行業的新浪潮。中國科網企業成功跑出,加上過去一年多以來股市暢旺,科技股持續上升。結果,阿里巴巴的馬雲、騰訊(00700)的馬化騰,財富超越李嘉誠,先後成為新華人首富。
隨着經濟轉變,進出口及房地產已非造富的最重要行業;反之,科技行業的潛力更大。只可惜,當前香港在科技行業的發展遠比內地落後,港府近年縱使已表示要推動科技發展,但在人才不足的情況下,一切似乎仍只是得個講字。
香港當前的條件,實在難以孕育出本土的科網行業,只能寄望仍在規劃中的「粵港澳大灣區」,利用內地人才資源及廉價土地,配合香港的金融優勢,促進科技行業的發展。
宜放眼世界 尋找新機遇
只不過,「粵港澳大灣區」縱使能成功發展起來,相信只會形成內地為主、香港為客的合作模式。香港可藉此避免被邊緣化,並在科網行業中分一杯羹,但仍難以佔據主導地位。包括騰訊、格力(000651.SZ)等廣東科技企業,相信才是最大得益者。
隨着時代轉變,「超人」退休,以香港當前的發展形勢看來,短期內難以再出現另一個「超人」。不過,正如上文所提及,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會甘心困於沒有發展空間的地方。所以走出香港,放眼世界,找尋新機遇,似乎是香港新一代的最佳選擇。且看何時能在世界某個角落,可以看到來自香港的新「超人」。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滬港通」及「深港通」周五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當Apple Watch變救命神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