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3月5日

Kenneth Rogoff 博集先機

經濟學家和科學家對長期增長看法

大多數經濟預測者在很大程度上對人工智能方面的近期進展(例如去年12月DeepMind自學國際象棋程式所展示的巨大飛躍)不甚重視,認為這對長期趨勢增長影響甚微。即使美國10年期債券利率在過去幾個月內已經上漲了0.5%,但這種悲觀情緒無疑是實際(排除通脹因素後)利率仍然極低的原因之一。

如果這種供給側悲觀情緒持續存在的話,美國最近的大規模稅收和支出計劃只可能會進一步提高通脹率,而不是提振投資。

即使降低企業稅率是有道理的(儘管在減稅額方面仍然存在問題),但依然有足夠的理由去反對美國近期的財政政策。最重要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平等日益加重,勞動佔收入份額相對資本不斷下降的時代。政府需要做更多——而不是更少——來重新分配收入和財富。

發達國家難拾昔日活力

很難知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宣稱他的政策將實現高達6%的增長(除非他談論的是物價而不是產量!)時腦子裏究竟在想什麼。但如果通脹壓力真的變成了現實,目前的增長可能會比預測者和市場認定的持續長得多的時間。

總之經濟學家悲觀情緒的着眼點就是長期增長。他們的立場是基於這樣的信念:發達經濟體不可能重複美國1995年至2005年(其他先進經濟體也隨後跟進)所享有的活力,更不用說上世紀五十和六十年代那種好日子了。

但是懷疑者應該考慮這樣一個事實:許多來自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卻不是這樣看。尤其是那些年輕的研究人員會認為,即使投入實際應用還需要很長時間,但基礎知識的進步簡直是在一日千里。事實上,一個微小但有影響力的群體一直在鼓吹匈牙利裔美國數學家約翰.馮.諾依曼的「奇點理論」——有一天思維機器會變得如此複雜,以致於它們能夠在沒有任何人為干預的情況下發明其他機器,突然之間科技將呈現指數式的發展。

如果是這樣,或許我們更應該擔心的是比人類精神所能接受程度更快的物質增長所帶來的倫理和社會影響。對人工智能的焦慮主要集中在不平等和工作的未來,但是正如科幻作家長期以來一直警告我們的那樣,矽基「生命」形式誕生所帶來的潛在威脅才是真正值得害怕的。

搞清楚誰才是對的絕非易事:在長期預測方面經濟學家和科學家都出過洋相。但眼下如果拋開人與機器之間存在你死我活鬥爭的可能性,未來5年生產率將大幅提升的預測似乎是站得住腳的。

鑑於經濟增長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勞動人口,(公共和私人)投資以及在新理念指導下「生產力」——特定投入所能生產出的產品的提升。在過去的10年至15年中,發達經濟體在這三個方面都乏善可陳。

由於出生率下降,勞動力增長急劇放緩,即使是特朗普上台之前的美國也無法依靠移民來彌補。婦女湧入勞動力隊伍對促進二十世紀後半葉的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政府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來支持女性參加工作和同工同酬,但是現在這種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發揮殆盡了。

同樣,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除中國之外的)全球投資已經崩潰,拉低了潛在增長。同時各地的生產率增長紛紛下降,在美國相對九十年代中期的科技熱潮時期大約下降了一半。難怪全球實際利率如此之低,而危機後巨額儲蓄能找到的投資機會日益稀少了。

人工智能助抵消勞動力放緩

不過,最好的選擇是人工智能以及其他新技術最終將對增長產生比迄今為止更大的影響。眾所周知,企業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重新設計生產流程來利用新技術:鐵路和電力是兩個主要的例子。全球增長的抬頭可能成為變革的催化劑,為企業投資和引進新技術創造激勵機制,其中一些將取代勞動力,從而抵消勞動力增長放緩的影響。

隨着金融危機的後遺症日漸消退,人工智能也許開始發力,未來幾年美國產出增長趨勢可能會保持強勁(當然出現經濟衰退也是可能)。對於各國央行行長來說,實際全球利率可能因此產生的上漲將會非常棘手。在最好的情況下,他們將能夠「順勢而行」,正如格林斯平在九十年代的著名做法的那樣,儘管這次可能會產生更多的通脹。

而底線在於政策制定者和市場都不應認定過去10年的緩慢增長會被帶入下一個階段。但這可不是個一面倒的好消息。如果科學家們是對的,我們可能會對自己所獲得的增長感到後悔。

作者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及公共政策學教授。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8.

www.project-syndicate.org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