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3月2日

葉家興 商管啟示

工種消失與新世界語言

上周末與中文大學同仁到台北,進行對台灣同學的招生宣傳與面試。由於同學們都是高中應屆畢業生,而我恰好高中畢業滿30年,因此我喜歡問的問題之一是:「30年前我就讀高中時沒有電腦、手機與互聯網,30年後的你會看見什麼今日不存在的新科技或新應用?」除了少數同學回答時間旅行、太空殖民等科幻小說般的情節外,幾乎九成以上的回答都是人工智能的各種發展、創新與應用。

而在面談的最後發問環節,許多同學感興趣的都與未來的工作有關。確實,根據Frey和Osborne的論文The Future of Employment︰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美國目前接近一半的工作,未來有被自動化取代的風險。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In It TogetherWhy Less Inequality Benefits All也顯示,自1995年以來,OECD國家中創造出的職位裏,超過一半是兼職、自僱或自由工作。連新加坡如此重視國內大學生就業的城市國家也出現同樣趨勢。就在日前,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聯合畢業生調查顯示,去年畢業生找到全職工作的比率創下有調查以來的新低:78%。反之,投入臨時、兼職或自由業的比率則逐年增加。

非全職工種多屬低薪

固然,在自由工作的數位平台例如Upwork、TaskRabbit和Thumbtack等出現的機會不乏具有創意及挑戰性的職缺,但根據OECD的報告,非全職就業人數增加最多的工種,多半還是屬於薪金水平底層三分之一的工種。因此,如何前瞻地在大學時代就學習保持職場競爭力的技能,當然成了許多即將從中學畢業同學的關注焦點。

既然同學們普遍提到人工智能的未來潛力,我們不妨關注人工智能的目前成就。例如「阿法哥」(AlphaGo)兩年前以4比1的比數打敗了人類圍棋冠軍。4年前的電影《雲端情人》(Her)裏和人類談戀愛的「莎曼莎」,新聞稿寫得有聲有色的「陳述」(Narrative),會幫人類治病的「華生」(Watson),操盤績效不輸人類的「華倫」(Warren)……等等,都是現在和未來可能取代人類的佼佼者。

先說「莎曼莎」,本來她應該只是個作業系統,像Siri一樣當個人類的小幫手就好。沒想到學習能力超強的她不斷進化,在電影《雲端情人》裏連職業寫手西奧多也被其吸引。須知,西奧多的工作就是幫客戶寫出細膩動人、感人肺腑的信,因此他屬於「感動點」很高,很難被普通文字打動心扉的人。沒想到聲音饒富磁性的莎曼莎,又具有幾秒鐘之內消化所有人類文字經典的能力,她不但「讀懂」了人性,還懂得了挑逗,也有感情的需求與慾望。西奧多對她大為傾心,人機虛擬愛情不斷升溫。

人工智能潛力漸現

當然,「莎曼莎」是電影裏的未來形象,而目前的「陳述」則比較中規中矩,他只是幫忙人類寫財經、體育、餐飲等各方面的新聞稿。科技雜誌Wired就提出懷疑:一個程式寫新聞能勝過有血有肉的記者嗎?不過,「陳述」的開發公司努力培養其寫作風格。現在陳述已經可以隨客戶要求,寫出嚴肅正經八百或者隨性簡潔大氣的內容。連知名的《福布斯》網站也採用,不少文筆流暢的業績前瞻和篇幅較短的文章,都是「陳述」的傑作。

比較起來,「華生」的發展又不同。他曾跟人類在《百萬富翁》益智節目中比賽,結果大勝。當年「華生」儲存了2億頁資料,當中包括維基百科的所有內容,儲存量達4TB。雖然他的對手是兩名該節目的頂尖優勝者,但也完全不堪一擊。後來,「華生」被應用在醫療、金融等方面。例如,「華生」受了醫學影像分析技術的訓練後,他的認知計算能力在醫學造影方面,可以辨別患者是否應該接受X射線、CT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檢查。

「華生」擅長醫學影像大數據分析方法,可為醫生提供大量輔助醫療數據,幫助醫生進行定位病症、分析病情和指導手術。

資產管理領域的「華倫」也在崛起。「華倫」的名字起源於股神畢非德,可見開發公司對其有着股神般的期待。他現在可以快速回答接近一億個對股價造成影響的問題,也可以自動編製詳細分析報告,大幅提高測試交易策略(back-testing)的效率。

對智能勝過人類的「阿法哥」、「莎曼莎」、「陳述」、「華生」、「華倫」來說,他們正在各行各業顛覆傳統就業。未來,他們的能力只會更強。「世界經濟論壇」曾發表報告,認為幾年內人工智能將搶走人類的700萬個飯碗,但同時也會增加200萬個工作崗位。就業機會在哪裏?主要在於能指揮,或者與人工智能溝通的能力。什麼能力?需要能夠使用人工智能的語言,也就是「程式語言」。

機器語言是必備技能

十七世紀5月花號船上人們使用的英語,後來成了國際通用的世界語言。而現在能指揮「阿法哥」、「莎曼莎」、「陳述」、「華生」、「華倫」等的機器語言,可能就是未來一代所必備的技能。有鑑於此,英國、澳洲、歐盟多國已經把程式語言列為義務教育的必修課程。奧巴馬、李顯龍等國家元首也學編程,以身作則呼籲提高國民的數位競爭力。當下的大學教育,甚至中小學教育的課程設計裏,能不與時俱進,為下一代的競爭力調整步伐嗎?

沒錯,全球人工智能的發展不等人,而指揮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就是年輕人在舊工種淘汰、新工種誕生之際所應學習的新「世界語言」!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