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6日
港股終於打破連升紀錄,昨天一度由升逾300點變倒跌逾百點,收市仍跌73點,A股高台跳水由升變跌,是觸發點之一。正如日前分析,債市資金極速撤退,資金流入股市短期內不易扭轉,港股短線隱憂反而在個別股份的配股集資活動方面,尤其內房股伸手活動料陸續有來。
資金昨天有點避險傾向,日圓升至110.5水平,是去年9月以來最強滙率,相信主要是反映美元轉弱,歐羅也升至近1.23美元高位。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早前重申,決心維持大規模刺激措施,直到穩定實現2%的通脹目標。他稱,日本金融體系保持穩定,貨幣環境非常寬鬆,央行將保持擴張貨幣基礎的立場,必要時將調整貨幣政策以維持經濟動能來達成物價目標。
黑田東彥發言後,日圓反而升多了,因為發言本身並無新意,與他今年初表示日本尚未擺脫「通縮心態」,基本上意思相近。然而,口裏說要寬鬆,行動上實際上是在收水。日央行本月初披露的資產負債表顯示,央行總資產自2012年實行再寬鬆以來首次縮水,去年12月底持日本國債規模較11月大幅減少2.9萬億日圓,其他資產類別包括房託、ETF等則稍稍增加。
金融緊縮打孖上
在資產負債表公布後僅一周,日央行公開宣布將削減部分長期限國債的購債規模,10年至25年期及25年期以上國債的購買規模分別減少100億日圓,到1900億日圓和800億日圓,令市場相信日央行正在悄悄退市。
全球債市面對三大央行退場,今年頭8個交易日,孳息率為零以下的債券規模縮減約1萬億美元,至7.3萬億美元,為自去年7月以來最低,同時反映經濟增長和通脹升溫的環境有助全球債市正常化。
隨着債市息率向上,通脹預期上揚,央行便有較大空間推行利率正常化。今年是全球央行的退市年,一如2008金融海嘯後的幾輪QE,全球都未經歷過這種金融變化,如果把「縮表」、減買債與利率政策分開來看,則「縮表」與加息一齊來,代表的是金融緊縮打孖上。
「債王」格羅斯(Bill Gross)早前警告,債券熊市已來臨,他在Twitter貼文稱,美國5年期與10年期國債跌穿25年趨勢線【圖】,代表熊市已經確認來臨。格羅斯認為,去年10年期美債孳息升至2.4厘以上,是熊市來臨的訊號。
市場相信美通脹快達標
數據顯示,計算10年期美債孳息與10年期美國通脹保值債券(TIPS)之間息差的平衡通脹率,近期已突破2厘,是9個月來首次,反映市場認為通脹即將達到聯儲局的2%目標。
芝加哥諮詢機構Bianco Research指出,如果通脹是國債收益率漲勢背後的原因,有可能改變股市與債市之間的關係。這意味當前資金由債轉股,推動股市上升的現象不再,變成利率主導股市走勢。
當然,以上推論暫時仍言之尚早,中港股市才剛突破連升紀錄,突然又說出現緊縮恐慌,未免說不過去。港股方面,反而更要留意過去幾個交易日多家公司公布配股集資。內房股中國金茂(00817)以折讓7%價格配股集資33億元;鋁材生產商中國宏橋(01378)傳折讓10%配售6.5億股股份,集資約8億美元。
楓葉教育(01317)及正通汽車(01728)上周已分別配股集資10億元及17億元,代表具規模的上市公司認為股價升至一個伸手集資的好價位,這是一般中型股投資者最大風險所在,因為當內線者亦認為股份到價,投資者死守亦未必可以等到股價重見天日,至少要守幾個月。
內房股是最高危行業,因為即使賣樓積極套現,也同樣要積極投地;此外,內房商發債成本飆升,有現成的股市集資渠道,當然要多加利用。最安全的板塊可能是濠賭股,因擴張高峰期已過,只要博彩收入符合預期,過多的游資又會重新入市。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跳車不如早準備 水向低流不二選 |
上一篇: | 是日EJFQ「信號」錦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