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1月16日

葉卓雄 我要做MD

淘汰戰中全身而退 另類勝利

上星期看了報章一則關於日本尼康(Nikon)相機的報道:「面對消費型數碼相機市道冷清,日本相機大廠Nikon表示未來兩三年計劃裁員1000人,相當於日本國內員工的10%,裁員對象以持續虧損的半導體製造裝置與數碼相機部門為主。另外,隨着智能手機崛起,主打一般消費大眾的消費型數碼相機銷量節節下滑。據Nikon最新第三季財務報告顯示,該公司今年7至9月的數碼相機銷售量(含消費型及單鏡反光機種)為130萬台,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達49%,其中消費型機種的銷售量更驟減63%至59萬台,令Nikon財務陷入困難,銷售額僅5204億日圓,較3年前減少了三成。」(source:CNEWS)

這則新聞令我想起2006年1月我服務的公司Minolta(美能達)宣布撤出相機市場,把每年陷入財困的相機業務賣給Sony(索尼),只留下鏡頭生產,到了現在,這業務仍然屹立不倒,生意滔滔。

競爭者少生意安穩

年輕的讀者可能不太清楚當年模擬相機(使用膠卷的相機)的市場狀況,相機市場最風光的時間莫過於當市場只有寥寥可數競爭者的時候,當時市場只有Canon(佳能)、Nikon、Minolta這幾個大牌子,市場競爭者少,當然一切也容易控制,每個廠家都有自己的市場份額,亦有自己一班固定擁護者,每個牌子都不愁沒有生意,大家都過着一段十分安穩的日子。

風光的期間都有一些科技的演進,就是由傳統135mm 膠卷演變去APS的年代。APS是Advanced Photo System(先進攝影系统)的縮寫。由Fujifilm、Kodak、Canon、Minolta、Nikon五大公司聯合開發,於1996年4月正式推出。

當時,Minolta也投放大量資源去開發這新科技,從袖珍的口袋相機(俗稱儍瓜機)至大型的單鏡反光相機,整整一條生產線都採用了APS系統,公司對此系統的未來充滿信心,但不幸的是數碼相機的出現及興起較各大廠家心目中時間表來得更早。當年投放在APS系統相機的生產商肯定都虧本離場。

數碼相機的出現吸引了一些從來沒有出過相機的品牌,令市場陷入一個紛亂的情況,相機品牌如雨後春筍,由4、5個主流品牌變了近20個,我記得當年令我難以置信的就是Casio 都推出數碼相機。

當時市場一向以來的強者處於兩難局面,一方面要兼顧傳統模擬相機的生意,進退兩難,另外就是要花資源去開發剛剛興起的數碼相機,以前的模擬相機,可能兩年才換一次款式,但當時的數碼相機,差不多每一季都必須要有新款、新功能和更高解像度去吸引顧客,當時可以說是一個科技敏感(Technology Sensitive)的年代。

死纏爛打日後難翻身

經營消費品除要花很多金錢和資源在研究開發上,還需要大量廣告去傳遞最新資訊給客戶,當時可以說是「蠟燭兩頭燒」;加上突然間多了10多個品牌在市場上競爭,利潤和生意額都無法保證。

Minolta這個品牌無論在日本和在世界任何一個地區都可說是家喻戶曉,品牌主要的知名度來自相機業務,從1934年推出首部Minolta品牌的相機至2006年決定賣相機業務給Sony,超過70年的光景,不論是客戶或是公司員工肯定對此決定十分傷感、痛心,以及難以置信。

我為此事問了一些年資較深的日本同事,他們到現在仍然感覺傷感及難捨難離,彷彿賣掉自己兒子一樣。但我衷心的欣賞和佩服當時全球CEO太田義勝先生(Yoshikatsu Ota)和一眾董事局成員能夠作出這痛苦而英明的決定。我們撤出了相機市場,但保留了鏡頭市場,時間證明鏡頭生意的收入和利潤比賣相機更穩定。

在一場戰役中,打勝仗固然令人振奮和高興;但如果可以在一場沒有把握的戰役中全身而退,也是一個英明抉擇,也是另一種演繹勝利的方式。死纏爛打最終所帶來的後果可能只會令自己元氣大傷,日後要翻身可能都會有困難,這才是真正的敗。

作者為柯尼卡美能達系統(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