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1月14日

譚新強 中環看世界

誰比金正恩更危險 ?

最近有一個年少氣盛的獨裁者動作多多,威脅鄰國安全,亦在國內肅清異己,包括圍剿甚至殺害家族成員。大家可能以為我說的是金正恩,但其實我在講的是年僅32歲的沙地王儲穆罕默德王子(Mohammad bin Salman)。雖然名義上國王仍是他父親King Salman,但他年事已高,81歲,所以穆罕默德已成為實際掌權者。

沙地擁有全球估計第二最多的石油藏量(委內瑞拉號稱第一),佔全球傳統石油(conventional oil)藏量20%。每日產量約1004萬桶,僅次俄國。沙地是由穆罕默德的祖父Ibn Saud在1932年所創立,國名已說得很清楚,它是屬於House of Saud的(世界上已不多)絕對王權(absolute monarchy)!沙地信奉伊斯蘭的遜尼派系,政法制度非常保守,大家可能留意到最近才終於立法容許女性駕駛汽車。

在討論穆罕默德近日的計劃和動作前,必須解釋一下沙地的獨特傳位制度。它沿用奧斯曼帝國的兄傳弟的機制,即是理論上大哥先登上王位,死後傳給二弟,然後三弟,直至最後一個弟弟都過世,才傳到第二代。伊斯蘭容許同時擁有四位太太,更可休妻再娶,故很多王子輪着登基。所以立國85年才傳到King Saud最後在世的一個兒子,即現在的King Salman。這個機制的原意是防止兄弟互相殘殺,但這制度亦必令管治者嚴重老齡化,社會變得太過保守和缺乏改革動力。

未來王位應傳回到King Salman的姪兒納伊夫王子(Muhammad bin Nayef),但今年6月他下令更換王儲,廢除bin Nayef,另立穆罕默德為儲君,更兼任第一副總理和國防部長,亦掌管經濟和最重要的石油。近日甚至有傳聞King Salman將禪讓王位給兒子。穆罕默德雄心壯志,知道沙地的政權非常脆弱,整個王族嚴重貪腐,極需改革才追上21世紀。

穆罕默德推動改革需本錢

最重要是穆罕默德似乎明白沙地不可再長期依賴石油收入來支撐所有國家財政支出,以及王族的揮霍生活。問題有兩個,第一是石油總有開採完的一天,很多專家估計現在的產量已近高峰,沙地當然否認,但如果是真的話,按照過往美國得州和北海油田等多國經驗,高峰過後,產量(亦即是收入)將急降。

我懷疑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石油正面臨多方面的新挑戰。首先是美國的頁岩油和頁岩氣革命,讓美國再度接近能源自給自足,更將變為石油出口國。頁岩油是石油從120美元一桶跌至現今57美元的主因。電動車再加太陽能和風電發展,是更大的挑戰,汽車佔了石油六成以上用途。當然電動車不會馬上取替汽油車,電池儲能密度不夠高,仍是瓶頸。石油總需求仍在上升,高峰可能十多年後才出現,可能廿年後路上過半車輛仍為汽油車;但石油供應在上升,電動車不停進步,極可能石油價格的高峰已過,長遠未來將繼續下跌。

穆罕默德有一個到2030年的長期發展計劃(明顯崇拜中國,在多面模仿),希望發展非石油行業,包括再生能源和高科技如人工智能(AI)和機械人等,所以早前搞噱頭接納一位女機械人成為國民(香港公司開發,有人批評為何只容許機器女人不包頭兼露臂)。穆罕默德亦希望減低伊斯蘭的極端程度,回歸到較溫和路線。

這些願景都不錯,但都需要大量金錢來推動,所以穆罕默德亦計劃成立一個2萬億美元的主權基金,但錢從何來呢?油價大跌後國家財政早已入不敷支,每年財赤高達1500億美元。所以不能不出最後一招,把國家石油公司沙地阿美(Saudi Aramco)推上IPO之路,希望拿到高達2萬億美元估值。我早已說過懷疑阿美上市的另一原因是他們極看淡石油前景,連一桶一桶賣都嫌慢,索性把整家公司賣出來。

但據了解IPO進展並不暢順,極具權威的《金融時報》計算過,認為只值8000億美元,跟2萬億美元相距甚遠。最想去紐約上市,但又怕被9.11恐襲受害者家屬訴訟;來中國企圖圈錢,又暫未成功,中方也不笨,要中投入股,最少要求達成長期供應協議,除價錢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須用人民幣結算。

落實減產 谷高原油價格

我認為近期見到穆罕默德的一切動作,都是跟企圖谷高油價和沙地阿美估值有關的。主要分三部分︰

①從去年開始,沙地就力迫油組國達成減產協議,在杭州G20峰會過後,更歷史性第一次跟俄國達成協議。過去這類協議都不管用,是經典的Prisoner's Dilemma,每個國家都有很大誘因去作弊,偷偷增產,但這次明顯不同,沙地寧願吃虧都力保總產量不超越上限。因此油價亦真的從去年初的38美元,反彈約五成至57美元左右。

油價反彈亦跟中國供給側改革成功有關,加上全球經濟同步復甦,亦有助紓緩美國以至全球通脹長期偏低的問題,所以是受歡迎的。有份參與阿美IPO的大摩最近把明年油價目標提升至63美元,認為連美國頁岩油方面都不想亦不能夠增產。

外交強硬 獲特朗普支持

②穆罕默德前周突然以反貪腐名義圍捕了十多名沙地王子,和500多名其他王族人員和政軍高層,包括全球首富之一、在西方投資界極為出名的阿爾瓦德王子(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據說最少一名王子在行動中「意外」身亡。不少人指出此次行動有點類似中國過去5年的反貪腐運動,同樣極受國民支持。阿爾瓦德王子是四季酒店集團的一半老闆(合夥人是蓋茨),之前香港四季酒店亦發生過中國富豪失蹤案(以後外遊或避免入住?),更諷刺的是據聞他們被羈留在另一豪華酒店Ritz-Carlton。

清除異己,鞏固自己勢力非常正常。我亦幾乎肯定沙地王族絕非無辜,嚴重貪腐,經常吃裏扒外,中飽私囊。所以沙地雖是阿拉伯老大,至今仍未有主權基金,反而卡塔爾、科威特和阿布扎比等較小酋長國早就成立了。但沙地沒有明確反貪法,穆罕默德亦非聖人,他也曾在歐洲見到一艘心儀的遊艇,就衝動地一擲5億歐羅買下心頭好!短期的政治不穩定其實也對谷高油價有幫助。就算最後穆罕默德真的大權在握,更必將嚴控產量,以此推高油價。

③第三方面就是穆罕默德在外交上更加強硬,針對什葉派的伊朗,此舉獲美國總統特朗普大力支持(可能穆罕默德也答應美國減少支持極端伊斯蘭組織如IS)。此外,穆罕默德亦因鄰國卡塔爾跟伊朗過從甚密而交惡,亦曾干預也門內戰。最離奇發展是黎巴嫩總理到訪沙地,突然辭職,至今下落不明。沙地宣布從黎巴嫩撤僑,似乎正準備軍事行動對付什葉派武裝組織真主黨(Hezbollah),但更弔詭的是出手的可能並非沙地而是以色列!大家請留意美國派去中東當特使、曾跟穆罕默德開會的是特朗普女婿,猶太裔的庫什納(Jared Kushner)。

總結一下,現時穆罕默德搞出來的中東局面,對投資者有什麼影響?政局不穩定,油價自然更走強,尤其挾高布蘭特期油對比紐約期油的溢價,已到5美元以上。估計大部分投資者(包括我)仍然低配石油和油股,明年紐約期油升至70美元,中海油(00883)反彈至14港元,中石油(00857)升至7港元都不出奇(早前彭博大字標題指出中石油是全球第一間萬億美元市值公司,但在十年內摧毀8000億股東財富,雖正確但或是最佳逆燈訊號)。

如油價再升亦可能推高美元10年期債息,明年升近3厘都有可能,高息債亦開始下跌。如油價持續高企,對通脹和通脹預期都有影響,增加一點是好事,但如太高就將損害消費,亦迫聯儲局加快加息步伐。這些發展都值得關注但暫時不用太擔心。石油對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佔比已從80年代的7.5%跌至現在的2%而已,石油的年代畢竟已開始過去。

中環資產持有大摩的財務權益

(英文版本由EJ Insight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