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4日
轉型升級成為中國近年的熱門詞語,除了在工業生產層面,消費市場的轉型升級亦十分明顯。例如過往只為填飽肚皮而存在的即食麵,近年銷量持續下降,愈來愈多人願意付出更多的金錢,轉向購買口感及營養更佳的食品。除了食品之外,服飾、家電、日用品等一系列消費品,均出現了類似的升級大潮。能否成功轉型升級,亦成為消費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
猶記得前兩年,媒體經常出現的新聞,便是內地消費者到香港、日本、韓國等地大掃貨的情況。此類新聞一方面反映中國消費者的收入上升,消費力明顯提高;另一方面則反映內地消費品滿足不了消費需求,所以市民一出境即展開大掃貨行動。
低端食品啤酒銷量降
消費需求出現轉變,若企業仍不求變,最終的結果只會被市場淘汰。諮詢機構貝恩公司去年發表的一份有關中國消費市場研究指出,由2015年開始,中國消費市場開始轉向高端化,傳統以藍領為主要消費群的食品類開始衰退,其中,傳速食麵的銷售數量下降了12.5%,啤酒則跌3.6%。
參考上市公司近年的業績表現,亦可發現到此趨勢出現。專賣即食麵的康師傅(00322),由2013年以來盈利持續倒退,其中,2015年及2016年的倒退幅度最為明顯,均超過30%。另外,青島啤酒(00168)亦連續三年業績倒退,2015年盈利倒退19%,去年的跌幅更擴大至42%。
低端消費品及食品銷量下降,主要因為中國勞動人口減少,加上經濟由第二產業轉向第三產業,而且高鐵的出現亦令乘客停留在火車上的時間縮短,所以市場對即食麵的需求下降。
至於酒類消費方面,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啤酒銷量下滑5.06%,其中,低價啤酒負增長10.8%,但超高端啤酒卻按年增加18%,高端增9%,中檔則升3.8%。除了啤酒之外,從茅台(600519.SH)的業績及股價持續飆升看來,大家亦知道,超高端的白酒熱度有增無減。
面對消費文化的轉變,企業能否痛定思痛,研究出對策,成為致勝關鍵。作為外資的康師傅,似乎有所變革,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終有起色,純利7億元人民幣,按年升55%。不過,作為國企的青島啤酒,似乎仍後知後覺,沒有作出轉變,截至今年9月份為止的首三季度業績,淨利潤為18.69億元,只輕微增長1.6%。
外資企業形象佳受捧
相比起轉型速度緩慢的本地品牌,在內地消費需求轉變的環境下,產品質量更高、品牌形象更佳的外資企業,獲得更佳的發展空間。例如,經營包括UNIQLO等品牌的迅銷(06288),此前公布截至8月為止的全年業績,純利1192億日圓,按年大增1.48倍創新高。其中,來自大中華區的經營利潤達到500億日圓,按年上升37%。
內地將迎來「11.11」網購節,為內地全年其中一個消費高峰,相信消費需求的轉變,或可以從網購節的熱賣品種中反映出來。當前,不少分析仍看好內地消費市場的增長,作為投資者,大家應看到內地消費文化的轉變,以便在選股時能作出精明的選擇。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滬港通」及「深港通」周五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鴿皮鷹身鮑威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