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7月7日

林文越 經綸集

投資者最害怕的事

美洲盃帆船賽,紐西蘭隊用到腳踏搖帆,戰勝美國隊。但無論人力再怎麼大,還是大不過風力。投資回報要高,當然要看到「風」在哪裏。

金融海嘯至今已9年,借本報前賢曹仁超先生的說法,全球央行的救市舉動,其實是「劫貧濟富」,先是用納稅人的錢,拯救被華爾街大鱷弄得千瘡百孔的金融機構,然後是長期低息環境,使富人(能借到錢)的財富進一步高歌猛進。

美國聯儲局開動印鈔機,內地人民銀行也沒落後,人行的資產規模,從2008年底約20萬億元人民幣,增到去年末的約34萬億元人民幣。於是,我們常聽到,內地樓價怎樣不斷創新高。當然中美兩大央行積極放水下,香港樓價也沒有落後。投資不一定要虧錢才痛苦,跟不上資產升值一樣讓人難受。投資者最害怕的,便是購買力貶值。

踏入新信貸周期

投資要看對象的基本因素,但央行態度,卻會左右一切資產的估值高低。順風還是逆風,足以讓資產價格大不同。資產泡沫遊戲玩了快10年,央行一天不收水,一切還可繼續下去,可是月有盈虧、花有開謝,均值回歸才是天下第一大投資道理。

去年末內地經濟會議上說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已經是明確訊號。然後人行資產規模不再擴大,廣義新增貨幣供應(M2)增長也在5月放緩至9.6%,創有紀錄以來新低。

聯儲局不止於上月加息四分一厘,更宣布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計劃(債券到期後,不再投資,企業只能從市場上集資),要從市場上收回流動性。

中美央行同時「收水」,投資市場會怎樣?近兩周先是細價股出現暴跌,然後是樂視傳聞出現財困,市場上資金鏈是否愈來愈緊張?

風來了,連豬也吹得起。但風過了,豬會怎樣?新的信貸周期是否正開始,絕對值得投資三思。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