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5月23日

曾國平 經濟3.0

經濟不確定性一上一落之謎

世界好像很亂,連一向有板有眼的經濟指標都亂起來了。量度美國以至全球不確定性的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Index,簡稱EPU指數),未有隨金融危機完結而消退,自2011年左右的歷史高峰後(歐債危機、財政懸崖等),近年再反覆高升,主因相信是英國脫歐和語出驚人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綜觀歐美股市,從期權價格量度股市預期波幅的波幅指數(Volatility Index,俗稱恐慌指數)自2008年尾急升之後卻一直下跌,遇上大事(如美國大選)稍升一點,但整體趨勢還是向下,近期已回落至危機前的水平。

兩個指數最近此起彼落【見圖】,相關性明顯下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定義不簡單 量度更頭痛

風險(risk)與不確定性(uncertainty)都是常用的概念,奈何兩者的定義從來都不太清楚。根據奈特(Frank Knight)的定義,今天經濟學理論的講法大概是這樣的:作出某一行為選擇有多個可能的結果,而每個結果都有清楚客觀的機會率(如買大細),面對的是風險;不知道每個結果的機會率的話,矇查查之至,面對的就是不確定性。現實中面對的情景大多是兩者之間,對各個結果的機會率有大概了解但說不得準,像賭馬和買股票。現實有時候更在兩者之外,出現了從未考慮過的結果,只能夠事後孔明。

定義不簡單,量度就更令人頭痛。風險有數得計,市場又面對着什麼不確定性?三位明星級經濟學者Scott R. Baker、Nicholas Bloom、Steven J. Davis多年前提出EPU指數,利用電腦程式搜索各大傳媒中出現的關鍵字,量度社會上就各種議題的爭吵和猜測的程度,已廣為傳媒和金融業界引用參考,但相關的學術文章去年才在著名學報發表。搜索的準則是每篇報道中要有齊有關不確定性(如uncertain)、經濟(如economy)、政策(如Federal Reserve)三類字眼,把10份美國大報的相關文章數目按比例加起來,稍加修正後就是EPU指數。研究工程浩大,除了為其他國家製作指數,更把美國的指數推前至二十世紀初。最誇張的部分是三位經濟學者聘請了大量學生,親眼瀏覽了過百年過萬篇的新聞報道,以確保電腦程式自動根據關鍵字選出的文章無大誤。研究資金耗費驚人(估計單單學生工資已過百萬港元),不是一般等閒的經濟學者有資格及有財力可以做得到。

VIX就簡單得多,從交易頻繁的指數期貨(如標普500)推算出引伸波幅,量度市場上對未來股市動盪的預期。

兩個指數本質截然不同

最明顯也最簡單的答案,是兩個指數的本質不同。VIX只看未來30日的起伏,EPU指數沒有指明日期長短;VIX關注的是股市,EPU指數看的卻是比股市更廣闊的內容,包括政治爭議、對外戰爭、社會政策、監管干預等,對股市未必有直接和即時的影響。量度的東西不同,兩個指數有分歧也就不意外。EPU指數其實有另一個版本,只找出報章跟股市直接有關的報道,量度狹義的不確定性。把這個指數跟VIX比較,相關性當然較高,但兩者方向的差別仍然存在,定義差別似乎不是完整的答案。

另一解釋是社交網絡或真或假的內容爆炸,傳言流言謊言四散,傳統傳媒或主動或被動參與其中,疑似跟經濟政策有關新聞比例上升;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非常「踴躍發言」,主流傳媒又特別關照特朗普(翻翻近來的《紐約時報》可知大概),合力製造了大量口水戰。例如當早前特朗普提出一頁紙的稅務改革,實質內容欠奉,股市不見有明顯反應,但就這一頁紙各大傳媒的報道討論訪問加起來有幾十頁紙。

市場太多猜疑,結果是消費者、生產商按兵不動,會在就業和投資等數據反映出來。到底是傳媒報道水分太多,還是投資者低估了不確定性?答案可在將來的數據中尋,看哪個指標預測的宏觀走勢較為準確。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城市及地區禦險力環球論壇附屬學者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