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3日
看到這標題,一定以為阿米要講大市,對不起要令你誤會了,開欄以來寫的多是股票與策略,今日轉轉話題,說說經營心態。
近來突然很多財經專欄在講做RO(Responsible Officer,證監持牌機構的負責人員),一句「RO值錢過會計師」刺激各人神經,有前輩慨嘆,RO筍工是香港金融人的喪鐘,過多幾年北水南下佔領中環,大家就會無啖好食。其實這幾年,一直有很多「香港已死,大家同聲一哭」之類的論調,不乏出自本地重量級前輩之口。阿米出道算遲,沒機會見證昔日黃金時代,不過實在令人納悶,中資南下真的是香港金融末日?
經常看本欄的讀者,應知筆者對中國經濟以至營商手法都甚有保留,我只是不明白,就算認為數年後香港金融界會被大陸人統治,與其坐困愁城,為何不設法突圍一博?近來重遊內地股評網站「雪球」,發覺它們開設了私募基金銷售平台,不少在網站上受歡迎的大V,都成功集資當上新晉私募基金經理。試想想,在香港飲食評論平台紅人,能夠成為食評家亦寥寥可數,一個大陸網紅散戶,卻能夠晉身基金業。當然兩地監管有別,不過相比現在香港,內地是否多一點向上流動的機會?
內地網紅散戶 做基金經理
又例如,人工智能入侵股票交易,人人買ETF,被動投資主導股市,主動基金長遠無得撈,這種講法極為盛行。有基金經理朋友訴苦,短炒唔夠電腦手快,長揸又研究不夠深和廣,加上年歲漸長精神日差,萌生退意。其實朋友大把資本,自己聘請程式編寫員,開發電腦化輔助交易,逐步走向程式交易,是否可行?筆者有朋友兩年前由零開始開發,現在已有小成,晶片商英偉達(NVDA)剛推出人工智能專用晶片Volta,會大幅降低開發AI的硬件成本,阿米相信一兩年後有人在香港設立AI交易基金,在股壇來場電腦大戰絕非不可能。
周星馳說過:「只要有心,人人都是食神。」很多愁雲慘霧論調的背後,關鍵是你是否願意換個角度和行多一步。
10年前Facebook帶起新一浪互聯網革命開始,大家就應該知道,任何行業都有生死流轉,世上無永恒的護城河,在「香港已死,同聲一哭」之後,選擇聽日繼續返工是很容易,如何從逆境突圍,闖出新天,才是作為中環人的真正價值所在。
本人客戶持有Facebook及英偉達及衍生工具, 並隨時可能買入或沽出。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