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1日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於上周迭創收市新高,全周計算,道指和納指同樣累升1.8%,標普500指數則漲1.5%,中小型股指數羅素2000微升0.8%。市場一邊驚嘆美股氣勢如虹,一邊卻擔心回調風險上升。
事實上,標普500指數上周三升至50天移動平均線的+2個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s)以外。此情況已持續3天之久,足見美股異常超買,強勢畢現。
調研機構Bespoke指出,自1928年起,標指收市價升穿50天線2個標準差以後,平均只能支撐約3.58個交易日,之後便重回2個標準差以內。從過去20年數據可見,標指連續出現3個交易日維持+2標準差後,斷纜的機會率高達三分之二。
那麼,當標普500指數稍後收市重回2個標準差以內,是否必定因為美股下挫?這又未必。事關50天線上移,也可造成標指回到2個標準差區間之內。Bespoke數據顯示,當標指出現連續3個交易日或以上位處2個標準差以外,隨後一星期回報平均達0.34%。再看連續第3至連續第7個交易日出現這情況的一周回報變化,便會發現時間愈長,回報愈高;標指連續第7個交易日位處2個標準差以外後的一周,平均回報更高達0.96%。這意味目前美股即使呈現超買有待回調,惟超買後仍可再超買,甚至嚴重超買。
美股本周一假期休市。踏入業績期尾聲,多家零售巨擘包括沃爾瑪、Macy's與家得寶即將公布業績,表現好壞將左右大市走向。
港股方面,中、短線市寬(即股價高於50天線比率和3天線高於18天線比率)上周逼近超買阻力區底部,兩者均有稍回跡象。恒生指數連續3天企穩24000點樓上,昨天早段反覆造好,最多漲168點,升上24202點再創逾5個月高位。恒指收報24146點,升112點(0.47%)。大市全日成交縮至781億元。
從資金流角度分析,EJFQ系統內的信報新興市場資金流指標於去年12月8日逆轉,並輾轉走高,迄今仍於過去5年的高位徘徊,有利新興市場股市表現。
弔詭的是,信報香港資金流向綜合指標自2月10日起呈現高位反覆偏軟跡象,與恒指期間累積升幅達2.6%比較,並不相稱【圖】。投資者宜留意港滙或信報香港資金流向綜合指標,觀察流入本港的資金額短期內是否有反彈,追上新興市場資金淨流入趨勢。
板塊方面,本欄上周六指出宜收窄選股範圍至強勢行業。參考恒生綜合指數板塊日線(無基準)輪動圖,普遍板塊朝左下方移動之際,金融股繼續向右上方伸延,走勢搶眼。當中,中資銀行股如中國銀行(03988)早於本月9日已進入領先方格,交通銀行(03328)、農業銀行(01288)、工商銀行(01398)和建設銀行(00939)亦緊隨其後,惟現時追車可能錯過了最佳時機。
至於中信銀行(00998)、青島銀行(03866)和浙商銀行(02016)等雖然開車不久,但這也意味相關內銀積弱已久排在隊尾。一旦風向標(較早開車的內銀股)回調,這類股份便有可能跟隨下跌。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60市況概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