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8日
近期港股火熱,市傳有百億元計滯留本港的中資海外併購資金獲准買港股, 內地基金一哥、千合資本創辦人王亞偉繼續推介港股,在南下資金的助攻下,恒指周四突破24000點,內地資金力量不能小瞧。香港成為中國資金出境的中轉站,港股「殼股」多,香港這個自由經濟體成了內地企業先後爭奪的市場。
今年初,鎮科集團(00859)宣布大股東考慮洽售股份,鎮科可算是香港老牌公司,主要業務是收租。當日公告進入賣殼階段,鎮科股價復牌,股價高升30%。關於潛在買家,市場傳言是曾在香港拍下地王的海航集團。
2016年12月,海航亦兩度出手, 分別以近6億元及近4億元入主KTL(00442)及嘉耀控股(01626),持股逾60%以上。加上,過去已買入的香港國際建投(00687)、海航實業(00521)及航基股份(00357),海航最少已涉足6間本港上市公司。海航財力巨大,雖不知資金來源,但收購力度卻是無人能及。
若涉及賣殼,股權分布是關鍵。鎮科大股東是吳鎮科之子,吳毅持股(包括購股權及之前發行的可換股票據)達81.6%,股權可算是非常集中。公司的價值他最了解,股價1元左右,大股東亦於市場積極吸納股份。鎮科作為一間香港傳統收租地產股,擁有不少物業資產。鎮科2016年中期報告顯示,公司持有價值30.3億元的物業資產,主要是指銅鑼灣的核心地帶渣甸街,包括兩棟銀座式大廈,渣甸中心及駱克駅,以及在渣甸街的38號、41號、57號地舖,在貝沙灣更有一幢洋房。
總代價非等閒之輩能消化
目前鎮科市值約16億元,股價對比淨資產折讓約38%。以殼價約6.5億元計,若此次成功易主,新主買下旗下所屬物業資產的可能性極大,那麼總代價將接近30億元。一般細「殼股」的交易總代價往往不會超過10億元,而鎮科易主總代價非等閒之輩能消化得下,買家一定是實力雄厚企業,極有可能對實體資產渴望極深。現時鎮科資產負債比率只有36.7%,如果買家對槓桿借貸有需求的話,購買公司加大物業槓桿,鎮科不失為一個「好」資產。
交易都有風險,如果易主失敗,股價可能會跌回公布消息前的1.2元水平,虧損水平約20%左右。若賣殼成功,22億元物業加上6.5億元殼價,那麼毫無疑問,漲幅空間非常樂觀可達70%。
本人及與本人有關之戶口持有以上股份及相關衍生產品權益。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hkej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法官治港 |
上一篇: | 道指新高 標指納指回吐 |